在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中國道路上,林業的發展起到非常的重要。近年來我國林業生態建設蓬勃發展,但林業建設往往面臨投資大、周期長、收益慢的
難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林業的發展。5月27日,我國第一個
碳匯造林
ccer項目(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的簽發,為我國林業借助碳匯探索
市場化融資,做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于2011年在廣東省梅州市和河源市等欠發達地區的宜林荒山地區,實施碳匯造林1.3萬畝,并向國家發改委申請備案成為首個林業CCER項目,近日得到國家發改委簽發后已成功將其
減排量出售給廣東省控排企業,用于企業
碳排放履約。這批減排量是該項目第一個監測期產生的減排量,項目計入期20年中其他監測期產生的減排量仍可繼續簽發并出售。項目業主通過出售減排量獲得的資金,可繼續用于造林或森林管護等工作,為該項目區的森林良性經營提供了可持續的動力。
自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啟動以來,碳匯項目已經成為不同類型CCER項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截止目前我國共備案181個CCER
方法學,新開發的方法學共有8個,其中5個為碳匯類方法學,如下表所示:
序號 | 方法學編號 | 方法學名稱 |
1 | AR-CM-001-V01 | 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 |
2 | AR-CM-002-V01 | 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 |
3 | AR-CM-003-V01 | 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 |
4 | AR-CM-004-V01 | 可持續草地管理溫室氣體減排計量與監測方法學 |
5 | CM-099-V01 | 小規模非煤礦區生態修復項目方法學
|
項目方面,目前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上共計公示了13個碳匯項目,根據公示的項目設計文件,預計年減排量達275萬噸。13個項目中碳匯造林項目最多為9個,森林經營類項目有3個,廢氣礦山生態修復類項目1個,竹子造林和可持續草地管理類項目還未出現。據了解,全國范圍內正在籌備申請CCER的碳匯項目還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碳匯項目兼具吸收二氧化碳和多重生態效益,因此在國內七個
碳交易試點具有普遍較高的接受度。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河北承德市豐寧千松壩林場碳匯造林一期項目在
北京碳市場中出售減排量價格為38元/噸,若按照此價格計算,目前13個碳匯項目若能簽發,可實現年收益近億元。來自碳市場的資金支持,一方面為碳匯項目的開展提供持續的動力,促進碳匯項目實施方在未來20年甚至60年內對森林的有效保護,另一方面,通過市場化的運作,緩解了林業過多依賴國家財政支持的難題,完善了國家生態效益的補償機制,為盤活林業經濟、促進林業進一步市場化改革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