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16年中國綠色金融
論壇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年會在
北京成功舉行。這是綠金委自去年4月22日成立一周年來的首次年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
節能環保集團董事長王小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國合會副秘書長李海生以及來自國內外主要金融投資機構及企業中高層的200多位代表出席會議,作為綠金委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北京環境交易所應邀參加了本次盛會。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綠金委主任馬駿博士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綠金委成立一年來取得的重要進展,并提出了2016年度的工作目標。一年來,綠金委和成員單位在推廣綠色金融理念,推動支持性綠色金融
政策的出臺、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探索地方綠色金融試點、參與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綠金委已經成為業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最主要力量。
會上,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長周月秋、中國證監會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馬險峰等代表綠金委,正式發布了成立一年來的7項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綠色項目環境效益評估系統第一階段成果、《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相關研究、《中國銀行業壓力測試報告》、《關于在交易所建立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機制的建議》報告、Trucost建立中國特定的自然資本成本估值模型和工具成果,以及上證180碳效率指數相關研究等。
作為國內第一本系統性的綠色金融案例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與案例研究》匯集了綠色信貸、綠色證券與基金、綠色保險和
碳金融市場等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最佳實踐。其中,北京環境交易所的
碳市場研究分析團隊牽頭承擔了碳金融市場部分的整理編撰工作,對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碳市場的建設進展和目前有代表性的碳金融產品創新進行了系統梳理,展示了中國碳市場建設的最新成就。
馬首席表示,2016年綠金委的重點工作將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繼續擴大和深化綠色金融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推動出臺支持綠色金融的政策,拓展綠色金融體系的覆蓋面,下列20個主要研究項目;二是加大綠色金融的宣傳推廣力度,提升金融機構從事綠色投資的能力,加強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綠金委支持的20個主要研究項目中,北京環境交易所負責牽頭承擔全國
碳交易市場及
衍生品研究項目,目的是為2017年全國碳市場提供理論基礎研究,深入研究碳衍生品種類及定價方式,為培育全國金融機構碳相關業務提供依據。
會議期間,綠金委理事會一致通過了綠金委主任辦公會議的提議,決定增補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等21家機構為理事單位,增補英國劍橋可持續發展領導力研究院為特邀單位,增補北京環境交易所總裁梅德文和諾亞(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金海年為綠金委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