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6年7月12日,中國自愿
減排交易信息平臺累計公示
ccer審定項目2,229個,與上期相比實際新增89個(上期數據統計中的4個項目已從公示項目中撤消)。項目備案的網站記錄為725個,與上期相比新增161個;減排量備案的網站記錄為222個,與上期相比實際新增53個減排量備案項目,有20個項目在上期更新后,減排量已至少備案過一次,屬于項目記錄重復,因此,實際減排量備案項目為202個。
(一)項目審定:
目前,有6個省份提交審定公示的項目數量超過100個,較上期相比,新增1個。這6個省份分別是:
1)
新疆(210個)繼續蟬聯第一名,項目數量與上期相比增加 3個光伏(發電)項目;
2)
內蒙古(156個)第二名,項目數量與上期相比增加7個風電項目;
3)
貴州(125個)第三名,與上期相比新增1個風電項目;
4)湖北(122個)與上期相比新增5個項目,分別是: 4個風電、1個生物質能(供熱);
5)
甘肅(115個)與上期相比新增3個光伏(發電)項目;
6)
云南(107個)與上期相比新增8個項目,分別是:7個風電和1個光伏(發電)項目。
審定公示項目中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有4個此前公示過的項目,不知因何原因從公示項目中撤銷,這4個項目分別是:
一一甘肅中電酒泉第三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瓜州縣8兆瓦集中式并網光伏扶貧項目,該項目的鏈接已刪除,在信息平臺上找不到任何信息;
一一東莞市區垃圾處理廠技改增容工程項目,該項目的鏈接已刪除,在信息平臺上找不到任何信息;
? 一一東莞市橫瀝環保熱電廠一期技改增容工程項目,該項目的鏈接已刪除,在信息平臺上找不到任何信息;
一一蘇州保能光伏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光伏發電示范項目,該項目的鏈接仍存在,但審定公示項目中沒有該項目記錄;
另外,還有一個項目——敦煌9兆瓦并網光伏發電項目,之前曾經公示過,但最新公示記錄里雖然項目名稱一樣,但申請項目備案的企業法人、項目業主、項目核準批復和環保批復時間等關鍵信息都與原公示項目不一致,完全不是同一個項目。
7個
碳交易試點的CCER項目數量總計仍是229個,與上期相比新增10個,分別是:湖北(122個)新增5個、
北京(16個)新增1個、重慶(15個)新增4個。其它四個試點公示項目數量與上期相比沒有變化,分別是:廣東(47個)、上海(18個)、天津(6個)、
深圳(5個)。
就CCER項目類別而言,第一類項目數量為1,857個,占項目總數的83%;第二類項目數量為93個,占項目總數的4%;第三類項目數量(257個)和第四類項目數量與上期相比都沒有變化,項目數量分別占項目總數的12%和1%。可以看出
市場現在對開發第三類項目的熱度驟減,這可能與傳聞的全國
碳市場僅接受2015年1月1日以后開工建設的項目產生的減排量有關。
就公示項目總減排量而言,年減排總量超過1000萬噸的省份已達到8個,分別是:
四川(2,386萬噸)、
山西(2,110萬噸)、內蒙古(2,032萬噸)、新疆(2,029萬噸)、貴州(1,545萬噸)、甘肅(1,317萬噸)、
江蘇(1,062萬噸)、
河北(1,046萬噸)。這幾個省份有著明顯的資源優勢。
項目備案:
截止到2016年7月12日,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公開可查的CCER項目備案的網站記錄為725個,與上期相比新增161個。另外,還有38個項目于6月16日被通知領取項目備案函。
在7個碳交易試點的備案CCER項目數量總計129個,與上期相比新增18個。各試點備案項目數量分別是:湖北(71個)新增7個、廣東(24個)新增3個,上海(11個)新增1個、北京(11個)新增6個、重慶(5個)新增1個,天津(3個)和深圳(4個)與期相比沒有變化。
就項目類型而言,公開可查的725個備案CCER項目分布情況是:風電(271個)、光伏(130個)、水電(86個)、避免甲烷排放(94個)、生物質能(43個)、廢物處置(38個)、廢能利用(16個)、煤層氣/煤礦瓦斯(17個)、燃料轉換(10個)、林業
碳匯(12個)、工業能效(2個)、
交通運輸(2個)、建筑
節能(2個)、PFCs(1個)、地熱(1個)。這725個已備案項目的年減排總量約9,466萬噸。
就備案項目的項目類別而言:
? 第一類項目數量為483個,占項目總數的67%;年減排總量合計約4,748萬噸,占所有項目年減排總量的50%;
? 第二類項目數量為46個,占項目總數的6%;年減排總量合計約692萬噸,占所有項目年減排總量的7%;
?第三類項目數量196個,占項目總數的27%;年減排總量合計約4,026萬噸,占所有項目年減排總量的43%;
目前還沒有第四類項目備案成功。
減排量備案:
截止到2016年7月12日,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公開可查的減排量備案的網站記錄為222個,實際項目數量為202個(因為其中20個項目在上期更新后,減排量至少備案過一次,屬于項目記錄重復)。另外,本期實際新增的53個項目中,有10個項目屬于同時簽發第一監測期和第二監測期的減排量。因此,目前已多次獲得減排量備案的項目數量已達到30個。
另外,2016年6月16日,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公布了35個減排量備案函領取通知(實際并不是35個項目,有的項目,如北票北塔子風力發電場新建工程有兩個減排量領取通知,應該屬于不同監測期的減排量)。
就項目類型而言,公開可查的202個減排量備案CCER項目分布情況是:風電(72個)、光伏(29個)、水電(28個)、避免甲烷排放(41個)、生物質能(9個)、廢物處置(6個)、廢能利用(5個)、煤層氣/煤礦瓦斯(4個)、燃料轉換(6個)、林業碳匯(1個)、交通運輸(1個)。
就項目類別而言,202個減排量備案項目中:
? 第一類項目103個(占項目總量的51%),較上期增加43個,占新增減排量備案項目總量的81%。這也可以看出國家發改委對第一類項目備案力度加大的幅度;
? 第二類項目10個(占項目總量的5%),較上期增加6個;
? 第三類項目89個(占項目總量的44%),較上期增加4個,這與多數試點碳市場不接納第三類項目用于履約有一定關系,畢竟試點碳市場就是將來全國碳市場的一個縮影;
? 沒有第四類項目備案成功,因此也沒有此類項目獲得減排量備案。
202個減排量已備案的項目,共計備案減排量約4,390萬 t CO2e。其中:第一類項目備案減排量1,546萬 t CO2e,占總備案減排量的35%; 第二類項目備案減排量290 萬t CO2e,占總備案減排量的7%; 第三類項目備案減排量2,554 萬t CO2e,占總備案減排量的58%。
2016年6月20日,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備案的第八批方法學,共計1個,為新開發的方法學。截止2016年7月12日,已備案共計八批192個CCER方法學,其中:由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
CDM)方法學轉化174個,新開發18個;常規方法學104個,小型項目方法學82個,農林項目方法學6個。
(本文由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根據《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數據分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