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在萬眾矚目的“習奧會”后,習近平和奧巴馬共同發表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美兩國元首重申堅信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重大挑戰之一,兩國在應對這一挑戰中具有重要作用。兩國元首還重申堅定推進落實國內氣候政策、加強雙邊協調與合作并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向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經濟轉型的決心。聲明中還首次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中國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近期,為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市場,為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提供法律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草案)》并提交國務院審議。為了更好的促進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尤其是發揮兩國企業間的合作共贏優勢,中美能源合作項目(ECP)特別邀請了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蔣兆理副司長于2017年2月16日在中國美國商會會議中心與駐華美國企業代表進行座談。屆時,會議嘉賓將為美方企業詳細解讀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條例及相關政策,相信將為美方公司了解碳交易市場帶來的機遇及挑戰提供第一手的洞察力信息。
中國碳交易市場背景介紹:
2008年7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會議決定成立碳交易所。同年8月份,
北京環境交易所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成立。此后,國內多個省市設立了環境交易所。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定建立國內的碳交易市場機制來實現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并提出由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
深圳等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國家發改委在2014年底頒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具體解釋和規定了配額管理、排放交易、核查與配額清繳、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按照國家發改委當時的規劃,中國將在2016年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的全國統一市場,預期2019年以后,碳交易市場將承擔溫室氣體
減排的核心作用。
根據規劃,全國
碳市場建設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其中,2014年至2016年為前期準備階段,這一階段是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關鍵時期,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檢驗標準等。2016年至2019年是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正式啟動階段,這一階段將全面啟動涉及所有碳市場要素的工作。2019年以后,將啟動碳市場的“高速運轉模式”,使碳市場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的核心作用。
2017年推出的全國碳排放市場的設計將依據中國目前七個地方碳排放市場積累的經驗進行。
報名請聯系劉宇輝,010-85190858,lliu@amcham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