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農業部回復人大代表意見:允許農村沼氣利用項目打包申請CCER項目

2017-9-20 16:37 來源: 中國農業信息網

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416號建議的答復

周衛健等10名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以低碳農業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建議收悉。經商林業局、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低碳農業技術構建與推廣
  
國家高度重視低碳農業技術研發與示范,加強低碳技術集成,加大示范推廣力度,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加強低碳技術研發集成。發展改革委先后發布了兩批《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和《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7年本低碳部分)》,包括了秸稈生物質炭農業應用技術、農作物秸稈熱壓制板技術、杉木人工林增匯減排經營技術等農林低碳技術。
  
二是推廣低碳農業生產技術。2005年以來,我部積極組織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16年技術推廣面積達到16億畝次,發布各類作物科學施肥配方1萬多個,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促進化肥使用減量增效。開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行動,重點支持秸稈還田、綠肥種植、增施有機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等綜合配套技術。2014年起,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實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探索適合不同區域特點的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模式。
  
三是推廣林草增匯技術。我部積極推進實施草原重大建設工程,開展草原改良、人工種草等活動,加大禁牧休牧力度,恢復草原植被和生態,增加草原固碳能力。“十二五”期間,林業局投入資金21.97億元,建立各類示范林3000多萬畝,推廣林木新品種500多個、新技術1000余項。
  
四是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推進種植業標準化生產的實施方案,組織各省農業部門對2014年掛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進行復檢。截至2017年4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432個,審核完成1150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新申報和1081個產品續報,頒證農產品地理標志2117件。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完善追溯管理配套制度,加快國家追溯平臺建設。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大農業低碳生產技術研發推廣力度,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會同有關部門推廣林草增匯技術,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二、關于建立農業碳效應核算和管理制度
  
近年來,我部高度重視農業碳效應核算和管理,積極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我部與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編制了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其中包括農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根據我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一次兩年更新報告》,2012年我國農業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9.3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目前我部正積極配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統計指標體系和溫室氣體排放統計制度,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
  
二是完善農林碳交易方法學體系。我部在組織制定農業碳交易方法學時,充分考慮了農業活動的碳匯作用和我國農業活動地塊分散、主體分散的特點,如2016年6月經發展改革委批準備案的《保護性耕作減排增匯項目方法學》,對小規模保護性耕作活動提出了免除額外性論證的規定,降低了項目參與方投入成本。林業局計劃今年修訂《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以更好地適應碳市場交易條件要求。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強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完善碳交易方法學體系,同時,將充分考慮你們的建議,會同有關部門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手段提升低碳農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強農林碳資產管理研究,適時選擇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試點。
  
三、關于推動農林碳效應進入碳市場交易
  
國家高度重視農林項目參與碳市場交易。2012年發展改革委出臺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支持農林碳匯、畜牧業養殖和動物糞便管理等申請作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為提高農業活動減排增匯計量核查的準確性,我部在方法學中設計了較合理的隨機抽樣調查方案,明確了抽樣方式、抽樣樣本數確定、抽樣時間和監測要素及其精度控制,既保證抽樣合理,又減少不必要的樣本監測量。同時,結合農業農村實際,允許農村沼氣利用自愿核證減排量項目的申報單位采取打包的形式。目前,我部正配合發展改革委研究修訂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管理辦法,推進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下一步,我部將爭取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業活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項目的支持力度,研究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獲取碳減排補償的機制,充分發揮低碳農業對生態環保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
  
四、關于加大低碳農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資金扶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政策,促進低碳農業發展。
  
一是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從事農林產品種植、牲畜家禽飼養、海水養殖等農林牧漁業項目的企業,可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從事低碳農業有關技術研發并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依法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對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于農林牧漁生產的,免征契稅。對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內經營采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其符合條件的土地可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二是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明確規定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加強耕地地力保護。啟動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2016年安排資金186.3億元,取消原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和牧草良種補貼,適當提高禁牧補助和草畜平衡獎勵標準。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增加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范圍,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164.93億元支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指導意見》,開展跨地區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
  
三是加強資金扶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2017年起,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整合安排部分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集中用于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標準化清潔化生產等方面的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低碳農業項目向農業發展銀行申請貸款。
  
下一步,我部將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提高低碳農業發展水平,以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
  
感謝你們對低碳農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010—59193038

農業部 
2017年9月11日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