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碳交易網訊,低成本
減排技術。中國
鋼鐵企業由于主流技術和能源價格體系等原因,目前能效較低。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可以通過能效和余能回收項目,以較低的減排成本實現降低
碳排放強度的目的。如果國內實施包含各個主要排放行業的配額與交易體系,短期內鋼鐵企業很可能成為減排指標和配額的供應方。
提高產品回收率和資源利用率。考慮上述減排途徑很快會達到極限——能效已經達到目前最優水平,鋼鐵行業還應加強廢鋼回收率與產品開發,提高其他副產品利用率。
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僅僅提高產品回收率和資源利用率,還不足以讓中國鋼鐵行業達到領先的低能耗水平。例如德國生產1噸鋼需要耗電18GJ,而中國則需要37GJ,而目前歐洲鋼鐵企業還在加快開發新一代的“低碳”煉鋼工藝,同時新工藝和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加系統和顯著地降低鋼鐵生產的能耗。因此,這種能效和碳排放強度的差距有可能會進一步拉大。
借助碳排放交易系統,降低長期減排成本。長期來看,鋼鐵行業將由低減排成本行業轉化為減排成本較高的行業。屆時,唯有通過參加
碳減排交易機制,才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成本,同時還可以利用經濟增速放緩所帶來的自動減排,來抵御短期產量下降對企業資金流的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