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個人對于碳中和的貢獻-消費篇

2021-8-26 14:59 來源: 老汪聊碳中和 |作者: 低碳老汪

動物保護組織WILDAID曾提出過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口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在碳中和領域,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沒有消費,就沒有碳排放”。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各種各樣的消費需求,才使得這些消費的產品在生產時產生了大量碳排放。

可以這樣說,人類排放的所以溫室氣體都是因為人類的消費而產生的,其中有70%左右的碳排放直接來自于家庭和個人的消費。所以從碳減排的角度上講,個人行為能夠很大程度影響碳中和的進程。

今天是全國低碳日,我就來講講作為個人,如何改變消費習慣來為碳中和做貢獻,同時還能保住你的錢包。

根據《南方周末》發起的一份關于消費的調查報告,由于網購日益便利和快捷,個人消費中有36%的消費可能是不必要的,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不必要購物與網購有直接關系,很多人即使沒有消費需求也會習慣性地在購物網站閑逛,逛著逛著就會產生沖動性消費,買回來的東西很多都是用一次就扔掉甚至一次都沒用就扔掉了。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不必要消費,防止沖動消費。那么,如何才能減少必要的消費呢?

首先,如無明確的購物需求,就不要去逛那些購物網站和APP了,現在的購物網站非常智能,它們通過大數據和強大的推薦算法讓你很容易為呈現在你面前的產品動心,產生消費沖動。如果你不去看,自然就不會產生買的沖動。

即使有購買東西的需求,也請進入購物網站后直奔主題,賣完以后就迅速退出,減少了眼花繚亂購物信息的誘惑,你的購物欲望就會降低很多,這樣既減少了碳排放,又保住了你的錢包,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其次,盡量延長你購買產品的使用壽命。現在的電子產品雖然仍然花樣百出,但在核心功能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了。大部分的電器不到其使用壽命的一半就會被當做廢品處理掉,特別是手機,很多人習慣手機一年一換,只要有新品推出就馬上更換——即使之前的手機性能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各種使用場景的需求。

我在如何界定企業碳中和?中提到過,一部iphone手機的碳足跡基本在100千克左右,遠遠超過了你的體重。所以,除非你的手機確實老舊到已經影響你的正常使用,請不要更換手機,總換新手機除了增加地球碳排放和你的虛榮心以外,對你的工作生活并沒有任何改變。

除了電子產品以外,衣服也是短壽命的重災區,現在的服裝行業越來越往快消品方向發展,許多服裝廠家已經把服裝定位為一年就扔的快消品,在設計、生產和銷售過程中自然都不會考慮衣服的耐久,所以衣服質量普遍較差,這些衣服基本在穿了一季以后就進了垃圾桶。

據統計,2010年至2015年間,全球每件衣服穿著的次數下降了25%。,我國每年大約生產570億件衣服,其中73%的衣服最后會進入垃圾填埋場被填埋,衣服的短壽命化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在購買衣物的時候,首先是不要超買,許多人特別是女性,買的衣服有些還沒等著穿就已經因為過時而扔掉;其次是買的時候不要選擇類似于H&M這樣質量差的快消品牌,盡量選擇一些經久耐用的品牌,一件衣服的碳足跡在幾千克到幾十千克不等,多穿一年就能夠減少幾十千克的碳排放,既低碳又時尚。

要說短壽命,一次性消耗品才是最大的問題,隨著快遞和外賣等行業的興起,一次性消耗品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飯盒還有大眾越來越習慣使用的塑料瓶裝飲料。

它們大多的原料來自煤炭和石油,生產過程也會產生大量排放,然而他們到消費者手里后大都不超過一天就會被扔進垃圾桶,如果按照單位使用時間來計算碳排放的話,他們的碳排放將是排放最高的產品之一。不僅如此,塑料制品還存在難以自然降解的問題,給整個地球生態幾乎造成了永久性污染。

所以,無論從低碳還是環保的角度,我們都要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購買東西的時候能不使用塑料袋就不使用塑料袋,如果一定要用塑料袋,那么請重復使用。

塑料袋的發明者瑞典人斯滕·古斯塔夫·圖林發明塑料袋的初衷是讓塑料袋能夠盡可能地重復使用,而不是作為一次性用品用完就丟掉;盡量不點外賣,如果要點,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請自備筷子,選擇外賣包裝相對環境友好、如紙質包裝的店家。

瓶裝飲料雖然很方便,但并不是任何時候你都需要馬上喝水,在自己的車上和辦公室里常備一個水杯,可以有效減少瓶裝水的購買,如果一定要買,還是那句話,請盡量延長瓶子的使用壽命。

再來說說吃的事情,吃一頓飯排放并不高,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每日的三餐是每個人雷打不動的需求,所以積累起來碳排放也很高。

人類因為飲食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高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29%。折算下來每人每年因飲食產生的碳排放大約為2.5噸左右,是個非常大的數字。所以我們要從飲食方面找減排空間。

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浪費糧食,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全球有1/3的糧食被浪費掉,意思就是即使我們該怎么吃就怎么吃,只要不浪費糧食,全球就能減少近40億噸排放。

2013年,一群公益人士發起了“光盤行動”,迅速成為網絡熱詞,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新時尚。2021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更是將食品浪費寫進了法律。

以后浪費食物就是違法行為,所以無論是為了人類地球的未來還是不觸犯法律,都請節約糧食。外出請客吃飯的時候,你也不必為了面子點一堆菜最后都倒掉,雙碳目標和反食品浪費法就是為你省錢最好的理由。

最后說說房子,如果我說建議大家節約買房,一定會遭到不少白眼,但房地產確實是排放最高的領域之一。

從全生命周期角度來看,我國的碳排放有超過40%都來自于房地產,幾乎所有的高能耗制造業如鋼鐵水泥玻璃化工等,都是房地產行業的上游產業鏈。

一般商品房每平米的碳排放約為0.5噸左右,加上裝修家具等的排放,可以使得每平米的碳排放輕松上一噸。所以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其排放就超過了100噸,將近中國一個人11年的總碳排放。


中國在過去的20年,房地產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購買房產早已經從消費的目的變成了投資的目的,所以很多人一有錢就全部拿去買房,這也極大地助推了中國近20年的經濟增長。

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度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以及為貫徹“房住不炒”政策,地方監管的層層加碼,房地產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不再具有投資品價值,而是重歸一般消費品的角色。

如果是一般消費品,購買多套房除了增加無意義的碳排放,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再多的房子,我們也只能住其中一套。

我們看到大城市里許多小區常年空著的房子,基本都淪為資產保值增值的工具而沒有產生實際的使用價值,這種工具可以用幾乎不排放的黃金、股票、基金、保險、甚至是可以促進減排的碳資產等替代。

所以對于房子,買一套自己住的就夠了,想要投資理財,可以考慮其它的方式。比如投資碳市場,購買碳中和相關股票等等。

好了,關于如何通過改變消費習慣來為碳中和做貢獻就講到這里,怎么樣,是否為你的窮和摳門找到更好的理由啊不,是否為了實現碳中和而愿意犧牲一部分的消費欲望了呢?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