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泛而談后,我們具體看
北京市的
節能減排的情況和經驗。截至2008年,北京市已經連續3年超額完成“十一五”年度
節能減排目標。
2008年北京市的萬元GDP能耗累計降低率為17.53%,“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為86.37%。
在2008年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對全國31個省市的節能減排考核中,北京市萬元GDP能耗累計降低度和“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兩項指標均排名全國31個省的第一。
北京市節能減排情況能夠獲得這兩個第一是跟不斷完善六大機制和深入實施十大工程密不可分。
我們來看一下北京市節能減排的六大機制:
政策領導機制、評價考核機制、監督監測機制、標準準入機制、
市場服務機制、宣傳動員機制。
政策引導機制:通過健全
法規政策,運用財稅、信貸、價格等經濟杠桿,引導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節能減排。
評價考核機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發揮目標評價價值導向作用。
監督監測機制:加強節能環保監督執法,完善能耗和重點污染源監測平臺,督促落實節能減排法律法規和約束性規定。
標準準入機制:針對各類應用對象,細分領域,嚴格規范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標準。
市場服務機制:通過培育節能減排市場服務機構,引導節能服務產業規范發展。
宣傳動員機制:健全展覽會、高層
論壇、主題活動、媒體宣傳、教育培訓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節能減排宣傳動員體系,提高社會節能環保意識。
在不斷完善這六大機制的同時,北京市還深化實施了十大與節能減排相關的工程:產業結構調整工程、新技術推廣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置工程、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和水資源節約建筑節能工程、建筑節能工程、工業和
交通節能工程、綠色照明工程、循環經濟示范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工程。
產業結構調整工程:通過優先發展一批服務主導型、創新驅動型和生態友好型的綠色產業,淘汰退出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產業,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新技術推廣工程:通過項目推進方式,繼續大力推廣生化處理技術等新技術。
固體廢棄物處置工程:建設一批垃圾處理設施,重點推進垃圾焚燒設施和區縣垃圾轉運設施建設。
大氣污染治理工程:通過推進10個新城集中供熱工程,繼續開展城鄉結合部地區原煤散燒替代工作等控制大氣污染措施,努力突破大氣污染防治瓶頸,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水污染治理工程和水資源節約建筑節能工程:推進北苑污水處理廠等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繼續提高市區污水處理率;大力開發利用再生水,化解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兩大
難題,實現污水變資源。
建筑節能工程:在各種建筑中采取節能減排的措施。
工業和交通節能工程:推進重點用能單位的低效電機和變壓器更換改造工作;制定北京地區能效電廠推廣政策,實施能效電廠項目;推動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報廢更新老舊
公交車優先采用清潔燃料或新能源汽車等。
綠色照明工程:在更換公共照明設施的時候,采取綠色照明設施。
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完成全市范圍內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的申報及評審工作;開展第二批生態工業園試點;完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工作,重點扶持廢舊家電、廢塑料、廢舊輪胎等領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組織重點污染源監控企業及重點用能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等。
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繼續推進京津風沙源60萬畝治理工程,逐步啟動通州、密云、延慶等11個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實施五環路以內露天停車場綠化的試點工作等。
在這六大機制、十大工程的帶動下,北京市萬元GDP能耗下降率很快。從各個區縣來看,2008年除亦莊的萬元GDP的能耗上升了0.03%以外,其他的區都實現了萬元GDP能耗的下降,下降幅度最高的是門頭溝區,下降幅度達到了19.65%。剛才講了北京市如何通過六大機制、十大目標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