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碳金融:服務于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金融活動

2014-3-18 13:27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通常來看,國際范圍內與低碳經濟相關的綠色金融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碳交易市場機制,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額的交易和基于項目的交易;二是機構投資者和風險投資介入的碳金融活動;三是碳減排期貨、期權市場,《京都議定書》簽訂以來,碳排放信用之類的環保衍生品逐漸成為西方機構投資者熱衷的新興交易品種;四是商業銀行的碳金融創新。在初期,商業銀行參與碳金融的常見途徑是為碳交易提供中介服務,此后則逐漸發展出多種方式,包括設計各種碳金融零售產品,以及為企業直接提供融資服務等等。

   在發展碳金融方面,渣打銀行、美國銀行、匯豐銀行等歐美金融機構做出了有益的創新試驗。新興市場機構也不甘落后,如韓國光州銀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出了“碳銀行”計劃,嘗試將居民節約下來的能源折合成積分,用積分可進行日常消費。

  可以預計,面臨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惡化,以及歐美對低碳經濟的態度不斷變化,中國將來必然得承擔起一定的國際減排義務。目前,中國政府已提出,到2010年,萬元GDP能耗指標必須降到2.1噸,據測算,2012年以前中國通過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減排額的轉讓收益可達數10億美元。為此,中國已被許多國家看作是最具潛力的減排市場。因此,依托CDM的“碳金融”,在中國應該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并蘊藏著巨大商機。

  迄今為止,中國金融業的碳金融活動,主要是各類“綠色信貸”業務。盡管銀行對綠色信貸興趣不斷提升,但其在銀行信貸總規模中的比重仍然較小。例如,作為國內綠色信貸的“先驅者”,興業銀行在2008由于采納“赤道原則”,遭遇市場對其業績下滑的擔憂,當時興業銀行也被迫表示其業務中屬于“赤道原則”范圍的比例較小,這從側面反映國內銀行在綠色信貸方面的投入規模仍然有限。

       這是由多方原因所造成的,最根本的,還是由于全面促進綠色信貸發展的外部環境仍未建立起來。一則,由于綠色信貸的概念還并不明確,缺少具體的綠色信貸指導目錄,當前在統計銀行貸款規模時,也并未對“綠色貸款”單辟通道統計,未能使綠色信貸獲得信貸政策的傾斜。二則,中國企業對綠色信貸的需求還處于初級階段。三則,綠色信貸面臨著項目融資技術評估的復雜性,銀行開展這些項目缺乏人力資源和技術基礎。四則,綠色信貸還面臨著項目風險控制上的困難,例如,節能減排貸款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服務于中小企業,但這也帶來了更高風險。

       面對全球碳金融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政府和金融機構已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盡快“進入角色”。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