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新型儲能加入,能改變“胡煥庸線”嗎?

2023-6-12 14:05 來源: 中國環境 |作者: 周亞楠

這是一個很“綠”的論壇

6月9日,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的第十四屆“綠色發展 低碳生活”主旨論壇在京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碳索綠色新動能。來自政產學研各界的嘉賓圍繞論壇主題,發表真知灼見。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蘇偉、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程建華以及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專家賈峰等嘉賓出席論壇。

“碳”索綠色新動能,做“綠色”行動者

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正是重啟增長、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引擎”。張明新在致辭中表示,“碳”索綠色新動能,要積極擁抱新技術,要推動生活新風尚。

“綠色消費將為綠色發展、低碳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新動能。”蘇偉在致辭中表示,綠色消費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綠色消費可以帶動綠色投資、綠色生產、綠色貿易。在他看來,綠色消費的廣泛推廣,也離不開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進而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轉型的雙贏?陸新明在致辭中分享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的一系列積極進展。

陸新明介紹,2022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50.8%,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煤炭消費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2%,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風能、光伏裝機量和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全球60%,能源結構持續優化。與此同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平穩有序運行。截至2023年5月底,全國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2.35億噸,累計成交金額107.9億元。

他表示,適應氣候變化、氣候投融資工作也在不斷推進,深入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需要深化低碳試點示范,加大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的力度,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

城市一直是碳減排的主戰場,北京為低碳城市建設貢獻了豐富經驗。

“今天北京的PM2.5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我們所在的地方也是6微克/立方米。”程建華笑著介紹,“通過實施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減排,北京PM2.5年均濃度連續兩年達到國家標準,空氣質量改善成效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他表示,北京市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扎實推進減量發展和“五子”聯動,實施大規模煤改清潔能源工程,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和建設軌道交通,建立試點碳市場并推進重點行業碳減排,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北京新篇章。

面對“棄能”難題,如何做好綠能替代?

“雙碳”目標下,能源結構轉型勢在必行。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由6.5億千瓦增至12億千瓦以上,清潔能源消費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但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發展勢頭強勁的同時,“棄能”難題依舊存在。

那么,新型儲能的加入,將如何改變能源系統,催生產業發展新格局?

“發展綠氫既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的重要因素。”與會嘉賓在建議,多能源耦合發展,氫能與煤化工、氫能與石油化工,氫能與光伏發電相結合。但是,光伏發電與氫能源、氫化工相結合,需要長距離調運水或完善區域水網體系,國家也發布了水網體系方案,可以促進新能源的就地消化。

在專家學者看來,綠氫生產與應用在一些地區和相關行業的突破性發展,如通過區域水網體系的完善,滿足綠氫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甚至可以對我國傳統的“胡煥庸線”做出一定的改變。如果運水能到西部地區,會在生態文明新時代改變“胡煥庸線”,這就是很大的成功。

隨著經濟不斷增長、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能源消耗總量和碳排放總量還會保持一定的高位。開源節流,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以綠“氫”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

“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倒三角’會帶來能源供需安全、環境安全、氣候安全等問題,乃至國家的經濟安全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王仲穎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經濟社會系統變革就是要把“倒三角”正過來,變成以新型能源體系+現代經濟體系為支撐的“正三角”。他表示,新型能源體系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能夠實現綠色、安全、經濟三者之間的平衡。其中,電力綠色化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中國石油集團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王學文表示,處理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的關系,必須要堅守能源戰略安全的底線。要把能源“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并在保證油氣能源安全供應的同時,加快推動與新能源的融合發展。

據介紹,當前中國石油正加速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在氫能方面不斷推動技術突破和加氫站建設,2022年已新投運加氫站23座。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榜樣的力量,更需要廣泛的傳播。活動現場,《中國新聞周刊》正式向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專家賈峰頒發了“首席低碳傳播官”聘書。

論壇接近尾聲,現場發布了“2023年度低碳榜樣”案例,并由解振華特使進行了頒獎。

他們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騰訊、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臺達集團、合生創展集團、特步集團、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轉轉集團。案例旨在鼓勵各行各業積極踐行綠色行動,以榜樣力量帶動產業新發展。

據了解,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普及綠色發展理念,展示中國低碳綠色行動,《中國新聞周刊》已連續舉辦十四屆“綠色發展 低碳生活”主旨論壇,明年將繼續舉辦第十五屆論壇。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