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ESG Weekly》:嚴禁“自賣自夸”!歐盟擬改革ESG 評級機構 全球ESG評級體系將洗牌?
①歐盟提交了一份立法草案,ESG評級服務商必須停止向投資者提供咨詢服務、出售信用評級和制定基準等,以避免潛在的利益沖突。
②根據草案,評級公司將被要求提供更多關于其方法的細節,并披露評級分數是否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生成。
自ESG概念風行以來,如何評級是其發展路上最大的爭議與
難題。如今,歐盟為ESG的評級難下了一劑猛藥。
近日,歐盟提交了一份立法草案,ESG評級服務商必須停止向投資者提供咨詢服務、出售信用評級和制定基準等,以避免潛在的利益沖突。同時,ESG評級服務商需要獲得歐洲證券和
市場管理局 (ESMA) 的授權和監督,違反新規定可能會被處以高達其年凈營業額 10% 的罰款。
根據草案,新立法預計將在 2024 年下半年生效。
評級機構或將被迫剝離業務
目前,市面上的ESG評級方法普遍過于復雜且不透明。因此,歐盟提出該項規定,目的在于規范ESG評級市場中的“自賣自夸”、“自說自話”等現象。
2022年,歐盟金融監管機構—歐洲證券與市場監督管理局(ESMA)公布了其關于ESG評級機構的一項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 ESG評級的用戶通常是以投資者付費的方式,同時與幾家ESG評級機構簽訂合同。在ESMA搜集上來的154份回應中,ESG評級用戶認為,其與評級機構互動過程中,最大的缺陷是評級基礎的透明度、反饋時間以及企業對評級結果提出質疑并糾正的反饋機制不足。
一些受訪者指出,有ESG評級機構提供了識別和交流質疑的機會,但需要支付額外費用。還有受訪者表示,他們很難獲得自身企業評級結果的客觀理由。
歐洲金融服務專員Mairead McGuinness表示,“對于在治理因素上為公司評分的ESG評級機構來說,它們完全沒有監管,因此很難比較不同機構之間的評級。我們不清楚這些評級是如何得出的,是否存在利益關系。”
歐盟在提案草案中表示,“目前的 ESG 評級市場存在缺陷,無法正常運作,導致了公眾對評級可靠度的信心正在被削弱”。根據草案,評級公司將被要求提供更多關于其方法的細節,并披露評級分數是否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生成。
目前,全球領先的ESG評級機構,如穆迪、MSCI和標普環球等,都將ESG評級與其他服務相結合。根據這一新規,為了避免利益沖突,主流評級機構或將被迫分離其業務,獨立運營ESG評級板塊。
目前,部分國際知名評級機構已對該項
政策作出回應。MSCI ESG Researc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正在評估其業務和產品的影響,并保持提供評級時“獨立透明”的文化。
標普環球表示,它相信全球證券監管機構IOSCO建議的“一致實施”將支持ESG評級產品,并有助于避免跨司法轄區的分裂。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旗下的ESG評級部門Refinitiv稱,歡迎歐盟提出的規定,“該提案引入了更大程度的市場透明度,且并沒有規定ESG評估方法論,從而為可持續投資活動更有效地配置資本做出了貢獻。”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表示,其分析師正在審查這項提案以了解更廣泛行業影響。
ESG評級體系呼吁更多對話
由于更傾向于參考量化數據,且強調風險帶來的負外部性,目前的ESG評級通常會給予ESG數據披露更完善、ESG三大領域發展更均衡的企業更高的分數。然而,數據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衡量實在的價值貢獻,始終是行業內爭論不休的
問題。
近日,曾多次公開抨擊ESG評分的馬斯克,再次在推特上指責ESG評級是“魔鬼”,并引用一篇報道文章表示,“從標準普爾全球到倫敦證券交易所,煙草公司在 ESG 評級方面都在碾壓特斯拉,每年殺死超過 800 萬人的香煙怎么能被視為比電動汽車更合乎道德的投資呢?”
為歐盟委員會提供建議的歐洲可持續金融平臺主席 Helena Vines-Fiestas 稱,“提高 ESG 評級的透明度,將使金融市場參與者能夠就哪些數據和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做出明智的決定,還將鼓勵金融市場參與者與數據提供商進行更多對話和參與。”
然而,亦有聲音認為,歐盟的該項新規將破壞ESG評級市場的多元性。
德國保守派歐洲議會議員馬庫斯·費爾伯(Markus Ferber)公開批評了歐盟提出這項議案,費爾伯表示:“要求ESG評級機構獨立運營,將極大地限制可以提供此類服務的企業范圍,這存在著巨大風險,最終歐洲可能只存在少數幾個ESG評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