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2023年開始試點發展綠色海港模式,并在2030年之后實施強制性標準。在這一趨勢下,東南部地區各省市已經和正在根據實現環境變化和經濟需求平衡的模式開展。
迎來趨勢
作為越南最大、最現代化的海港,擁有160公頃的堆場,2040米的碼頭,裝卸設備和先進的管理技術方面躋身世界21個最大、最現代化的集裝箱港口之列,位于胡志明市守德市的新港 -吉萊港是越南第一個獲得APEC港口服務網絡理事會綠色海港稱號的港口。
從運營的初期起,在西貢新港總公司及其港口合資伙伴的正確愿景、方向和發展戰略下,該港投入了一套全電動設備系統,代替柴油動力設備來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此外,港口不斷改進使用清潔能源和自然能源的設備,以提高運營效率并保護環境,在岸邊起重機和堆場起重機的整個系統上更換、使用LED燈泡,發展濾波系統,確保電網
電力系統穩定,利用岸邊起重機的多余電力作為辦公室、集裝箱堆場和堆場電力系統的能源。
與此同時,不斷提高船舶清關效率,不僅可以幫助客戶節省船舶在港等待的成本和時間,而且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該港還采取降噪、降塵、輻射因子、內部道路植樹等措施,打造港口景觀,同時改善周邊空氣環境;投資廢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收集、回收和處理系統。
與此同時,在巴地-頭頓省,新港-蓋梅國際港(TCIT)于2021年被APEC港口服務網絡理事會授予“2020年綠色海港”獎,繼新港 -吉萊港之后成為越南第二個榮獲此獎項的港口。
為了取得上述成績,從運營初期起,TCIT就投資了一套全電動設備系統,例如岸邊起重機、堆場起重機,這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不是使用柴油運行的設備。
談及此事,蓋梅國際港總經理阮春琪表示,為了率先按照綠色標準建設港口,TCIT一直不斷改進設備,利用清潔能源和自然資源,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并保護環境。
作為蓋梅-施威港口群中的一個港口,盡管Gemalink國際港于2021年才投入運營,但其被視為正在崛起的越南突出海港之一。該港僅在一年運行后創下海運業紀錄,貨物產量破100萬標箱。2023年3月,該港吞吐量正式達到200萬標箱。這被視為按照現代模式投資建設和運營港口以及有效環境保護的結果。因為電動設備有助于將直接排放轉化為間接排放,從而減少50%以上的碳排放總量。
公眾和投資者關系部主任(Gemaept股份公司,Gemalink港口投資業主)阮氏秋草表示,綠色海港發展、先進技術和軟件應用、現代設備投資給企業帶來了很多利益,為客戶增加價值。
東南亞海港協會主席裴文葵透露,海運業目前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3%,每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9.4億噸,尤其占硫排放總量的15%以及塑料顆粒排放量的11%。因此,按照綠色標準發展海港的趨勢是強制性要求。實際上
交通運輸部也已批準了2020年越南綠色海港發展提案。
需要長期戰略
盡管海港在按照綠色海港模式發展方面已做了一定的準備,但專家認為,用于海港環保基礎設施、預防和應對航海活動中的事故的資金非常大導致投資活動受限制,因而實現海港綠化仍遇到諸多困難。與此同時,越南在促進節約能源利用方面也面臨諸多障礙。企業缺乏資金或無法獲得用于
節能項目貸款。支持企業投資以高性能、節能環保技術生產線替代落后生產線的機制還存在短板。因此,國家機構和海港企業須密切協調,制定長期發展戰略,以提高效率。
關于發展綠色海港的經驗,西貢新港公司(SNP,吉萊港的管理單位)副總經理裴文葵大校表示,企業采取的措施包括:節省資源,海港環境質量,海港清潔能源利用、港口垃圾處理、4.0技術應用等。
上述標準通過用電動起重設備取代柴油起重設備的活動得到細化(每年節省150 萬至200萬美元的燃油費);增加同時運力3000個標箱的水路運輸(取代約2000輛集裝箱卡車);應用電子憑證有助于將汽車在海港門等候時間從13分鐘降至6分鐘;每天在港口消除約3萬至5萬張紙質文件;沿碼頭和道路植樹等。
裴文葵大校強調:“我們也是發展綠色運輸服務的領跑者,提供連接東南部地區港口的平底駁船運輸服務;連接胡志明市港口與九龍江三角洲地區;連接海防港與在北寧、北江的北部重點經濟區的工業園區,以及連接越南與柬埔寨的港口。我們未來的目標是根據國際標準繼續實現系統服務綠化,以確保區域和全球競爭力。”
Gemalink港口股份公司董事長杜功卿表示,以打造現代智慧綠色港口模式為目標,Gemalink正在應用高度為92米、重量超過1700噸、起升高度為70米、可同時起升2個20英尺的集裝箱或噸位高達85噸的散裝貨物的8臺超級起重機,全部使用電網電力,半自動運作,集成靈活的控制技術和智能控制艙與DGPS系統結合現代的CATOS港口管理軟件的24臺E-RTG起重機等多項先進技術。因此,Gemalink以綠色發展標準,,減少運營中對環境的影響而吸引航運公司的目的地之一。
根據越南物流研究與發展院院長胡氏清和副教授、博士的建議,為了把握未來的機遇,巴地頭頓省需要研究世界上各港口的運營模式,加強航海互聯,主動對接世界航運公司尋找貨源。特別是須加強對物流服務進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綠色港口,為運營、服務客戶提供便利條件。
有關該
問題,巴地頭頓省自然資源與環境廳廳長阮文海表示,為積極助力綠色海港建設,該廳繼續加強廢物源頭管控;同有關部門、機構配合研究提出支持企業實現海港綠化發展的機制和
政策;海港運營中研究、應用并轉讓清潔環保技術。另一方面,加強宣傳,提高人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主動應對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