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走好工業大區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3-8-25 14:11 來源: 南方日報

  綠色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顏色,是初春的枝芽、盛夏的藤蔓,也是藍天碧水、巍巍青山。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人口大區,寶安近年來堅持夯實綠色“家底”,為經濟建設注入綠色“生產力”、為社會發展構筑綠色“風景線”,不斷擦亮工業大區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今年初,《中共深圳市寶安區委關于推進“山海連城綠美寶安”生態建設的實施意見》獲審議通過,明確提出構建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的寶安“三生空間”新格局,打造高辨識度的“多維寶安”綠美意象。在機制設計的背后,是寶安從“強生產”到“重生態”,再到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并進的發展邏輯之變、格局之變。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高位謀劃建設綠美寶安。近年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寶安管理局(下稱“寶安管理局”)著力構筑生態環保工作大格局,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進,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以高品質生態環境為寶安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一個個數據是最直接的證明。全區空氣質量穩步提升,顆粒物濃度(PM2.5)連續5年大幅度改善,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66條河流水質基本達到地表五類水及以上,4座集中式飲用水源水庫水質達標率100%。

  一項項榮譽是最鮮活的注腳。寶安區先后榮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及“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兩塊“國字號”招牌;“工業污水區域管控精準溯源系統”入選第六屆數字中國優秀案例。

  邁上新征程,寶安區如何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答卷,走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近日,寶安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勝軍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擘畫寶安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藍圖——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要求,推進精準、科學、依法、系統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亮麗名片,為全國高度發達工業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寶安經驗”。

  天藍水碧擦亮發展底色

  生態“顏值”賦能幸福“指數”

  南方日報:寶安是深圳的產業大區、人口大區,污染治理任務重、壓力大。作為“環境治理攻堅區”,寶安如何因地制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趙勝軍:近年來,寶安區緊緊圍繞廣東省委和深圳市委工作部署,著力構筑生態環保工作大格局,堅持久久為功、突出重點,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以藍天碧水、空氣常新守護民生福祉,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匯聚多方合力,下好污染防治“一盤棋”。

  寶安管理局高標準出臺三年行動方案,自2019年來每年發布攻堅1號令,明確目標要求并壓實責任,舉全區之力攻堅治污。2023年,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印發實施《關于全區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在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標志性戰役外,還部署推進了“無廢城市”建設、“寧靜城市”建設、“綠美寶安”生態建設、“雙碳”綠色發展等七大戰役,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寶安高質量發展。

  同時,為統籌更廣泛的資源力量,寶安成立區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明確了59個責任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建立“統—分—轉—督”工作機制,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體系,推動寶安生態環境工作“一盤棋”運轉;在全國率先創建“環保主任”制度,以環保主任為橋梁,提醒督促企業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

  另一方面,突出治理重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在大氣治理方面,寶安多措并舉推進“寶安藍”行動。堅持全方位精準治理。高密度布設了由10個“一街一站”、190個微型監測站、3個組分站組成的空氣質量立體監測網絡,對大氣污染物進行全天候智慧化監測,做到“預警—派單—處理”全流程管控。狠抓涉氣污染源監管,繪制工地揚塵、機動車尾氣、工業廢氣等涉氣污染源“紅黃藍綠”疊加污染熱力圖,實現差異化精準溯源管控。強化全區域精細管理。對全區424個在建工地開展全覆蓋巡檢,創建5家揚塵污染綠色示范工地;累計監測15萬輛次機動車尾氣,超標率連年下降。在全市首創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碼”監管體系、汽修噴涂工藝“共性車間”等亮點品牌。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寶安以目標為導向,凝聚全區治水力量攻堅克難,推動面源監管向全覆蓋轉變。健全“巡查發現+督促整改+執法處罰+復核驗收”閉環監管機制,制定13類重點涉水面源長效治理工作方案,分級分類推進全區6.7萬個涉水面源長效整治。統籌推動近岸海域治理。對全區34個入海排污口進行動態管理,掌握入海排污口水質變化情況,對異常排污口及時通報整改,建立入海排污口動態管理臺賬,實現入海排污口“可視、可測、可控”的清單式管理。

  在土壤修復方面,寶安制定并印發了聯控共治《寶安區土地整備項目土壤污染聯控共治九條措施》,優化土地整備項目土壤污染防治流程,健全規范土壤污染風險監管體系,形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合力。試點開展“水土共治”“修復+”等模式,在實踐中完善治理管控手段,創新修復治理理念,盤活寶安區受污染地塊土地價值,加速重點產業項目落地,為深圳市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處置探索出“寶安經驗”。

  減污降碳夯實綠色“底板”

  工業大區爭當“碳”路先鋒

  南方日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寶安是深圳“商事主體第一區”,作為生態部門,寶安管理局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綠色低碳轉型?

  趙勝軍:寶安管理局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將“雙碳”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在《寶安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中確定“應對氣候變化”專章,將碳達峰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壓實碳排放達峰工作責任。

  結合寶安工業大區特點,寶安管理局以20家電子線路板、注塑等重點行業企業為試點,開展現場調研及專家評估,分析識別企業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環節,從推進減污降碳規范化管理、完善碳排放履約企業監管機制、加強智慧管控系統碳運用、開展典型案例收集和示范推廣、建立碳排放評估數據庫等方面,積極探索減污降碳工作“新路徑”,形成一系列可行性管理建議。

  轄區街道是聯系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寶安管理局以燕羅、石巖街道為試點,推進寶安區街道GEP核算,通過銜接國家、深圳市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優化完善寶安區GEP核算方法及指標體系。與此同時,寶安結合街道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探索“GEP+區域環評”模式,針對性提出GEP改善提升相關要求,同時加快探索GEP核算成果多場景應用的實踐做法,為實現以街道為單元的“兩山”轉化模式提供有益探索,為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提供科學依據。

  除此之外,為了強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工作,推進臭氧進入下降通道,寶安管理局于2022年底對轄區300家工業企業VOCs排放狀況開展了調研工作,深入探索工業企業VOCs治理新路徑、新經驗、新樣板,并于2023年初啟動寶安區工業企業VOCs治理攻堅戰,成為全市探索涉VOCs企業綠色轉型、降本增效新路徑的首個試點,力爭推動全區乃至全市制造業企業加速綠色轉型。

  智慧賦能筑牢環境“基石”

  系統治理插上數字“翅膀”

  南方日報:“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是推動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部署。寶安如何與時俱進推動生態治理現代化,取得了哪些成果?

  趙勝軍:寶安管理局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在前期多年的探索實踐基礎上,寶安開創性搭建一站式生態環境信息化平臺,通過“兩庫兩倉兩云”三層次六大模塊平臺,基本實現了環境監管系統調度和執法行為全程留痕、閉環管理。

  目前,該平臺全面建成并投入運行,支撐起“一網統管”的寶安生態環境信息化作戰體系。例如,寶安依托污染源企業的“智慧站房”,打造了污染源水質在線監管平臺,通過集成企業排污實時數據、視頻監控現場動態、系統算法智慧分析,實現自動偵測違法行為、遠程反控分析設備、異常事件三級預警、打卡運維生成臺賬、事件處理智能監管等五大功能,其中不乏人員行為智能甄別、異常行為自動留樣、管控重點分析等技術突破。

  此外,寶安還創新開發“污水管網水質溯源系統”,串聯起360多家污染源在線監測、41個管網點位監測以及66條河流水質監測數據,對轄區內的污水管網水質情況進行全天候、立體式“云管控”,為寶安區河流水體水質穩定達標提供保障。

  管服并重構建營商沃土

  貼心服務護航低碳發展

  南方日報:寶安區委提出將營商環境打造成最閃亮的名片。生態部門與企業日常聯系緊密,寶安管理局如何做好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貼心人”和“引路人”?

  趙勝軍:高效貼心的環保服務,是我們向廣大企業傳遞生態理念的重要載體和途徑。生態部門承擔著監管與服務的雙重職能,監管需從嚴、服務需精細。為此,寶安管理局堅持管服并重,在監管上保持“無時不在”,在服務時確保“無事不擾”。

  為指導企業守法合規經營,寶安精心編寫并發布管理規范,針對工業污染源制訂三類排口規范設置、小廢水拉運和集中處理設施建設等5大管理規范,以及汽修、小廢水企業規范“十必查”、濃廢液管理“五不準、五必須”等,為企業提供易懂易學的“指導手冊”。

  此外,寶安在全國首創“環保主任”制度,督促企業強化管理。近年來,寶安不斷拓展環保主任覆蓋面,已延伸至餐飲、汽修、工地、排污單位、工業園區等行業領域和生產空間,不僅實行園區環保制度上墻,還創新園區環保二維碼管理,實現工業源全面納管。

  在企業服務方面,“在線監測、全天監督、無事不擾”是寶安環保服務的真實寫照。寶安創新構建場景化非現場執法管理系統,通過“智慧監管+科技執法”,安裝水質在線監測設備394套、水平衡監控設備348套、“小廢水”監控設備411套、VOCs工況監控設備354套,搭建區域管控精準溯源系統1套,形成“遠程監控、數據辨疑、視頻取證、現場追蹤”的執法監管模式,環境執法效能提升60%以上。2023年“工業污水區域管控精準溯源系統”成功入選第六屆數字中國優秀案例。

  去年,寶安還正式上線了區域環評“智能選址”服務系統,為企業提供智能選址、綜合查詢、清單登記、互動咨詢等功能服務,企業環評手續辦理時間可從平均6個月壓縮至30分鐘,預計節省環評費用3000萬元,入選全國“2022年智慧環保十佳創新案例”、“2022年深圳市十大區級營商環境改革優秀案例”。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