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14碳
市場高峰
論壇在
北京舉辦。這是繼2013年之后,
碳市場高峰論壇連續第二年舉辦。本次論壇以“
電力與
碳交易”為主題,吸引了政府機構、試點省市相關交易所、金融單位、電力企業、汽車制造企業等各界人士參與,各利益相關方匯聚一堂,探索運用市場機制和金融工具實現
節能減排的方法。論壇正日益成為各方交流、研究、傳播碳市場熱點和
問題的重要多元化平臺。
碳市場高峰論壇由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起,并聯合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上海置信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低碳聯盟共同主辦。會上,英大傳媒研究院發布了《2014中國碳金融展望》報告,英大傳媒與國網能源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14我國電力行業與碳交易研究》。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出席論壇并致辭。剛剛參加完2014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談判的他,向大家分享了國內外
碳排放的最新情況。他表示,中國在
節能減排方面已經做出巨大努力,并正在采取更多行動。當前,我國正在研究低碳發展長期路線圖,完善的碳市場是路線圖上不可或缺的板塊。他透露,我國將以7地試點為核心,繼而向周邊輻射,形成全國性碳排放市場。他希望碳市場高峰論壇的舉辦,能夠進一步凝聚業界共識,加快碳市場的發展,促使社會更快地接受“排碳需要付出成本,減碳可以形成收益”的理念。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洪繼元在致辭中對蘇偉的觀點表示贊同。他強調,低碳發展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道路,北京作為特大型城市,在低碳發展方面大有作為。當前北京已經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并催生了包括審計、中介、
第三方核查、合同能源管理等在內的新業態。他期待北京能夠繼續在低碳領域走在全國前列,也希望論壇的舉辦對北京碳市場的發展有所助益。
國家發改委和北京發改委專家的發言,清晰表明了政府部門對推進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會議主辦方英大傳媒總經理石玉東在致辭中,特別提及政府決心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他說:“有形之手的推動力度更大,無形之手的作用愈發明顯。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的強力揮動,正給予碳市場發展以巨大動力。碳市場迎來春天。”
對此,英大傳媒副總經理張渝解釋說,雖然兩次碳市場高峰論壇僅僅相隔一年,但是面臨的大形勢卻截然不同:2013年高峰論壇舉辦時,國內僅有
深圳、上海兩地開展試點;而今年此時,7大試點已全部展開,前10月即完成二氧化碳交易1375萬噸,累計成交金額突破5億元,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文件,更是明確建立全國統一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進一步闡述了碳市場的發展大勢,進一步印證了“碳市場正在加速建設”這一判斷。他認為,碳市場的發展取決于碳排放的剛性需求,取決于碳排放目標的確定,取決于碳排放峰值的確定。他呼吁針對電力行業進行創新的制度設計,使得電力行業能深入參與碳市場交易,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次論壇的一大重要特點,是兩份研究報告的發布。其中,《2014中國碳金融展望》由英大傳媒下屬英大傳媒研究院發布,是繼去年發布的《2013中國碳金融展望》后的又一份重要報告。《2014我國電力行業與碳交易研究》則是英大傳媒與國網能源研究院在碳市場領域的首度合作。
《2014中國碳金融展望》報告對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進行了梳理,對碳金融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并對碳市場和碳金融的未來發展給出建議和展望。報告認為:無論是綠色信貸的“利用”路徑、碳債券和碳資產質押貸款的“優化”路徑還是碳期貨和
碳基金的“創建”路徑,都是金融服務碳資源的寶貴嘗試;而在碳市場進一步繁榮的過程中,我國仍需盡快解決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的領導機構和人才建設三個命題。
《2014我國電力行業與碳交易研究》報告對電力行業開展碳交易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報告認為:電力行業開展碳交易,必須明確幾個問題的答案,例如碳市場與電力市場的關系,碳市場與清潔能源發展的關系,碳市場對發電行為、用電行為、電網的影響,電力企業如何統籌碳交易和其他交易等。在此基礎上,才能確保電力行業碳交易的順利開展。
對于發布該項報告的初衷,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表示:“碳市場發展將對電力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亟需對我國碳市場發展模式和趨勢進行研判,深入研究電力行業開展碳交易的關鍵問題,提出電力企業參與碳市場的策略和措施。”
據了解,電力行業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2010年電力行業碳排放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0%;同時電力行業也是實施
碳減排的重要行業,2005~2012年,電力行業累計實現減排超過40億噸。
如果說兩份報告加深了此次論壇的專業性,那么案例分享、圓桌論壇環節,無疑提升了論壇關注的廣泛性。
本次論壇開設了兩大案例分享環節,即電力行業與低碳發展、上市公司碳排放報告及碳金融案例分享,以及兩大圓桌論壇環節,即中國碳交易試點經驗交流、電動汽車發展與碳市場機遇,邀請嘉賓來自電力、銀行、碳排放交易、汽車制造等領域的知名企業和機構。上述4個環節,基本覆蓋了當前碳市場領域的熱點。
參與了“電力行業與低碳發展”案例分享環節的上海置信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英毅表示,溫室氣體減排和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建設,給控排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的同時,也為低碳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電力行業組為溫室氣體控排的重點行業,更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應對碳市場發展。目前,置信開發研究的置信碳指數已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澳大利亞金融交易所發布,這是該公司所開展的一項創新性工作。
“電動汽車發展與碳市場機遇”是本次高峰論壇上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一位與會代表表示,他十分關注這個話題,因為“一旦在
政策層面形成了電動汽車與碳市場的某項關聯,就意味著碳交易將從以往的集中式的企業間交易延伸向每一個人,影響不可估量”。另一位代表則補充說:“同時這也很可能大大釋放碳市場的交易潛力,對電動汽車行業和碳市場而言是雙贏。”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發展速度滯后于計劃進度。按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群)申報計劃,2013年至2015年39個推廣應用城市應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但從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僅完成計劃的11.5%。
另一方面,我國正進一步加速推動電動汽車應用。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2015-2020年)》預計將于2015年初發布,該規劃被業界普遍認為將大大加速電動汽車發展。
又訊:
在本次論壇舉辦期間,英大傳媒品牌活動“影響中國十大能源新聞”評選結果同步揭曉。這十大新聞分別是:環保部與31省簽《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特高壓電網進入全面大規模建設和加快發展的新階段、中俄簽天然氣合作協議 東西線供氣管道落地、三部委聯合推出煤電高效清潔發展新標準、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觀點得到廣泛響應、國家能源局規范光伏電站投資開發秩序 打擊“路條”倒賣、煤炭資源稅費改革方案公布 為煤炭企業減輕負擔、國際油價暴跌 國內成品油價“連跌”呼應、《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年—2020年)》發布 能源消費未來六年重在“減煤增氣”、我國計劃啟動沿海核電工程。
“影響中國十大能源新聞”評選活動由英大傳媒所屬英大網承辦,迄今已連續舉辦二屆,在業界具有較大影響。英大傳媒總經理石玉東表示,評選活動的納入,有助于提升本次論壇的影響力,從而推動碳交易理念在社會范圍內更廣泛的傳播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