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組織22日發布的中國《年度城市PM2.5排行榜》顯示,超標城市占九成以上。在PM2.5年均濃度最糟的十座城市中有七座位于
河北,三座來自
山東。
據德國之聲網站1月22日報道,按照中國國家環保部相關條例的要求,目前全國有190個城市公開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它們相較于其它城市有更完整和連續的PM2.5監測數據。
報道說,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全國190座城市的PM2.5年均濃度平均為60.8微克/立方米,其中PM2.5年均濃度達到“國標”35微克/立方米的城市僅18座,超標城市占九成以上。而有四分之一的城市的PM2.5濃度甚至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兩倍以上。
報道說,綠色和平和“全國空氣質量指數”監控組織從中國國家環保部公開信息平臺上收集了已有相關信息公開的城市的所有空氣質量監測點每日每小時的PM2.5數值作為原始數據,并按算數平均的方法分別計算出不同城市的PM2.5年均值,以反應這些城市2014年的PM2.5污染狀況。
報告稱,京津冀地區依然是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
河南、湖北、
安徽、
陜西、
江蘇等省份部分城市的PM2.5年均值排名也較靠前,且均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兩倍以上。榜單顯示污染最嚴重的十座城市是邢臺、保定、石家莊 、邯鄲、衡水、德州、菏澤、聊城、廊坊和唐山。
根據2012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所定義,PM2.5表示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為細顆粒物。PM2.5主要來源于燃料燃燒。可到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泡的氣體交換。
中國許多城市因為霧霾而聲名狼藉。霧霾是由空氣污染和天氣因素相結合造成的結果。嚴重的空氣污染迫使中國于當年出臺了一項全國性的計劃:未來五年將投入1.7萬億元用于污染治理。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氣候和能源項目經理李雁表示,當地政府可以在霧霾特別嚴重的日子里采取應急措施保護民眾,諸如限制工廠生產排放和車輛限行,以及建立一個更好的警報系統提醒人們留在室內。李雁繼續說:“因為警報系統的不夠有效,許多城市的小學仍讓學生在嚴重的霧霾天內繼續進行戶外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