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
陜西省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發布了禁燃煙花爆竹倡議書,建議大家用創意改良習俗,不放煙花爆竹,過環保快樂的低碳新年。
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春節的傳統習俗,但是炮聲過后,卻給空氣質量帶來不小的負擔。也許下面這組數據你還沒聽說過:點一個小煙花,PM2.5濃度瞬間會飆升5-7倍;1噸煙花爆竹相當于300公斤灰霾;春節期間的鞭炮燃放將導致PM2.5全年平均值濃度增加1-2微克/立方米。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為日均75微克/立方米,即高于75為不達標。
回顧西安市2014年1月31日農歷春節當日數據,從初一零時起,短短兩個小時內,我市空氣中主要污染物PM10的小時濃度就從654微克/立方米,急劇上升到1119微克/立方米,上升幅度高達71.1%,污染程度排在全國161個監測城市前列,也是2014年全年唯一的一次AQI指數達到500的一天。
為了減少環境污染,省大氣辦昨天向大家發出倡議,可以選擇電子鞭炮、電子禮花等代替煙花爆竹,比如裝個手機軟件,就可以在里面看到美麗的煙花。還可以選擇喜慶音樂、鮮花盆栽、綠色植物、窗花剪紙、春聯等安全、環保、低碳的方式來營造歡樂的節日氣氛。大家用創意改良我們的習俗,不放煙花爆竹,也可以過一個很快樂的春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