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伐林木造成生態環境損害,檢察機關訴請法院判令兩人通過認購
碳匯(碳票)的方式開展替代性生態修復。可是碳匯如何交易?碳票又該如何買呢?
貴州省“1號林業碳票”近日通過司法賦能方式在貴州省江口縣生態價值轉化生態文明實踐中心成功交付,為后續碳票交易鋪平了道路。
認購碳匯(碳票)的方式開展替代性生態修復
事情還得從兩年前說起。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姚某甲、姚某乙在貴州省江口縣民和鎮濫伐林木,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因涉嫌濫伐林木罪被江口縣林業局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期間,兩人依法履行原地補植復綠責任修復生態,并通過林業主管部門驗收。
該案移送審查起訴后,江口縣人民檢察院于2023年10月19日依法決定作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立案調查,并履行公告程序。期間,委托江口縣林業局評估案涉森林資源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生態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并測算相應的碳匯價值。
2024年5月,江口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兩人通過認購碳匯(碳票)的方式開展替代性生態修復,承擔案涉森林資源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因生態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2024年8月,江口縣人民法院判決支持了檢察機關全部訴求。
何為碳票,如何交易?
“?碳票”是碳減,排量收益權的憑證?,相當于把一片森林的固碳釋氧功能作為資產交易的“身份證”。它代表了?林地、?林木或?農業作物的碳
減排量收益權,認可了該地森林或農作物的固碳釋氧功能,并允許其作為資產進行交易。碳票具有交易、質押、兌現、抵銷等權能,可以在?碳
市場中作為商品進行交易。
碳票的類型包括林業碳票、農業碳票、絲路碳票、藍碳等。碳票的發放過程包括
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核算、專家審查、林業和相關部門的審定。具體來說,一片林子每年吸收多少噸二氧化碳、釋放多少噸氧氣,經過這些步驟后,最終制發具有收益權的憑證。
目前,碳票交易變現主要有三種實現模式:企業購買、融資變現、司法賦能。前兩種模式主要是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將碳票裝進已獲批的融資貸款中實現變現,或者通過新立項目方式,全程采用碳票質押進行融資。而司法賦能,主要是依托司法機關辦理的生態環境類案件(主要是檢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通過讓環境侵權人認購碳匯(碳票)開展替代性生態修復,承擔生態損害賠償責任,以司法賦能方式實現交易變現。
在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辦理的生態環境類公益訴訟案件中發現一些
難題需要破解,比如,替代性生態修復方式較為單一,主要是異地補植復綠、人工增殖放流,有時會面臨補植復綠選地難、增殖放流有時間和數量限制等,引入認購碳匯方式開展替代性生態修復就能夠解決
問題。針對創新替代性生態修復司法實踐的課題,檢察機關創新探索“公益訴訟+林業碳匯”辦案模式,通過認購碳票的方式開展替代性生態修復,將涉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等投入碳匯交易市場,既解決了資金管理使用的難題,又有利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綠色發展,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辦案價值追求。
規范和暢通辦案與碳票交易的流程銜接
為彰顯對碳票交易的重視,江口縣人民檢察院與縣法院、縣林業局、縣綠色金融發展中心聯合舉行了碳票交付儀式,并簽署了《江口縣林業碳匯司法實踐銜接工作機制》。
此次碳票交易是由江口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濫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事人姚某出資認購,通過持有碳票的公司作為出讓方參與交易,由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組織交付實現的。其中,銅仁城投集團綠源林產有限公司持有的貴州省01號碳票系全國
ccer項目重啟后的第一張碳票,也是貴州省第一批次第一張碳票(核證
碳減排量23985.28噸,可以重復拆分使用)。
此次在江口縣完成交付的碳票(核定碳減排量95噸,交易單價85元/噸,總價為8112.8元),是由銅仁城投集團綠源林產有限公司通過碳票交易協議,轉讓給貴州省梵凈生態產品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江口縣綠色金融發展中心)后,通過當地司法機關辦理的碳匯案件得以實現交易的。
為了規范和暢通辦案與碳票交易的流程銜接,江口縣人民檢察院與縣法院、林業局、縣綠色金融發展中心經過多輪磋商,聯合出臺《江口縣林業碳匯司法實踐銜接工作機制》,通過“三書兩證”(申請認購書、裁判文書、認購協議書、認購憑證、核銷憑證)規范涉案林業碳匯認購的路徑和流程,確保工作機制規范化操作、制度化保障、長效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