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Global CCS Institute)發布題為《2024年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現狀:合作實現凈零未來》(Global Status of CCS2024:Collaborating for a Net-Zero Future)的報告指出,隨著世界各國政府和行業合作以盡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實現凈零目標,碳捕集與封存(CCS)項目的增長勢頭逐年強勁。報告的主要結論包括:
2024年CCS項目實現創紀錄增長
2024年,碳捕集與封存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正在開發的項目總數達到628個。開發中的項目數量比2023年增長了60%,反映出全球越來越認識到碳捕集與封存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
全球有50個碳捕集與封存設施已投入運營,44個設施正在建設。目前正在運營的設施每年可以捕集與封存5100萬噸二氧化碳。一旦目前正在建設的設施開始運營,這一數字有望翻一番,超過1億噸/年。
直接空氣捕集技術興起
碳捕集與封存領域另一個令人興奮的發展是對直接空氣捕集(DAC)技術的日益關注。直接空氣捕集系統能直接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特性,使其成為更廣泛的碳捕集解決方案組合的重要補充。
目前全球有3個直接空氣捕集設施正在運營,另有16個項目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直接空氣捕集技術規模的擴大,為解決難以通過傳統方法去除的排放提供了潛在希望。
區域進步推動全球層面CCS發展
在美國、巴西和加拿大,有27個項目正在運營,18個項目正在建設。美國政府對碳捕集與封存項目的大力支持繼續處于領先地位,并承諾投入100億美元用于
碳管理和清潔氫中心。
在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等國家正在發展跨境碳捕集與封存項目和價值鏈,旨在管理區域范圍內的排放。在中國正在推進將碳捕集與封存納入到2027年減少燃煤電廠排放的計劃。此外,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在碳捕集與封存發展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計劃到2050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達到4350萬噸/年,而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則提出到2035年達到1400萬噸/年的捕集目標。
另外,歐盟通過的《凈零工業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采取了大膽的脫碳措施,將碳捕集與封存作為向更清潔經濟過渡的關鍵技術。肯尼亞在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部署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宣布開發一個捕集能力100萬噸/年的DAC項目。
公私伙伴關系發揮推動作用
碳捕集與封存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是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日益加強的合作。2020年以來,全球已經簽署了50多個涉及碳捕集與封存的諒解備忘錄或協議。
公私伙伴關系在推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向前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等多邊倡議在推進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降低成本和加快項目實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