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是以樓宇經濟為主的中心城區,有效合理控制公共建筑運行階段
碳排放量,是黃浦區雙碳工作的重心。基于現階段黃浦區能效提升工程取得的經驗,在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黃浦區積極響應雙碳目標要求,為掌握建筑碳排放數據和碳效水平,編制并發布了上海市首部區級公共建筑碳效評價標準,探索開展對區域內公共建筑碳效水平進行判定和評價,有利于推動黃浦區建筑
節能減碳工作,助力本區建筑領域雙碳目標實現,為本市乃至全國的碳排放雙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價值。
01
聚焦總體性
標準規定了公共建筑碳效評價的總體要求、碳排放強度及評價、低碳技術利用及評價和碳效碼標識等要求。適用于上海市黃浦區符合獨立用能計量且已正常運行一年的商務辦公、賓館飯店、商業等公共建筑碳效評價。這是上海市首部公共建筑碳效技術文件,標志著黃浦區在碳排放雙控管理模式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為區域碳效評價有序規范發展提供標準依據。
02
突出引領性
充分學習并吸納國內外領域內主流先進標準(國際先進標準:主要經濟體歐盟、德國、美國、日本等為實現建筑領域凈零碳目標,設定了最低能/碳效值,采取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制定思路,梳理了建筑運行階段具有創新性、各類
政策引導性指標,突出上海市黃浦區碳效技術要求和特點,構建了碳排放強度和低碳技術利用的多維度碳效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地方首創特色和先進引領作用。
03
注重實操性
基于能源審計、能效對標、碳排放核查/盤查等實踐經驗,公共建筑碳效技術文件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評價過程中數據獲取方式、計算方法、評價思路等的可操作性。為強化標準的落地實施,對黃浦區共32棟商務辦公、商業、賓館飯店等不同建筑類型進行了試評,結合黃浦區試評價建筑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升公共建筑碳效技術文件的實操性。
04
確保科學性
公共建筑碳效技術文件編制過程中應依據標準
化工作的基本原理,進行廣泛的文獻調研和研究,在認真分析關鍵指標現狀和發展趨勢、綜合黃浦區發展特點和試評的基礎上,多次邀請行業內專家對公共建筑碳效技術文件提出建議、廣泛征求意見,以確保標準的科學性。
下一步,黃浦區將編制實施《黃浦區公共建筑碳效管理辦法》,明確管理尺度、界定職責分工、制定評價流程、建立保障機制等措施,推動碳效評價的落地實施,為上海市公共建筑碳效評價貢獻黃浦方案,助力上海乃至全國的公共建筑雙碳目標實現,發揮黃浦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引領示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