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證券近日發布電子行業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四年增長十倍,2024年達到725.3EFLOPS,預計2025年突破千EFLOPS大關。與此同時,數據中心能源消耗持續攀升,2023年用電量達150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量1.6%,2030年或將突破7000億千瓦時,占比超過5.3%。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AI快速發展正陷入算力需求與能源消耗相互強化的循環。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四年增長十倍,2024年達到725.3EFLOPS,預計2025年突破千EFLOPS大關。與此同時,數據中心能源消耗持續攀升,2023年用電量達150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量1.6%,2030年或將突破7000億千瓦時,占比超過5.3%。
電力支出占數據中心運營成本56.7%,其中制冷系統占40%,IT設備占42%,成為
節能重點領域。行業正通過液冷技術革新、垃圾焚燒發電等綠電直供方案,以及算力電力協同創新模式,構建算力隨能源布局、能源為算力優化的新型發展路徑,實現AI產業可持續發展。
國家《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的推動下,中國數據中心行業正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
政策明確要求到2025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PUE降至1.5以下,新建大型及超大型數據中心PUE不超過1.25,國家樞紐節點項目PUE不高于1.2,且綠電占比超80%。目前全國平均PUE已從2019年的1.65優化至2023年的1.48,但區域差異顯著,北方依托自然冷源優勢,華北、東北PUE分別低至1.39和1.40,而南方如華中1.54、華南1.53仍需通過液冷、間接蒸發冷卻等技術突破制冷瓶頸。
垃圾焚燒發電正成為東部地區數據中心綠色轉型的關鍵解決方案。東部經濟核心區依托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通過"綠電直供+余熱制冷"創新模式,不僅實現70%以上的綠電占比,更將PUE值優化至1.27以下。上海黎明智算中心示范項目采用2000噸/日垃圾焚燒設施供電,配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技術,年節省電費500萬元。垃圾焚燒發電具備年運行8400小時的穩定性優勢,度電成本僅0.43元,較東部工業電價低40%,通過"算電一體化"模式可創造0.57元/度的價差收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垃圾焚燒產能分別占全國32.1%和18.8%,與當地24.5%、9.5%的算力需求高度匹配,形成"以廢補能"的循環經濟模式。城市近郊的區位優勢使輸電損耗降至0.3%,大幅降低基建和用能成本。
垃圾焚燒企業憑借城市近郊區位、綠電產能和資金優勢正加速跨界布局IDC領域。偉明環保、瀚藍環境等通過"焚燒+IDC"模式實現綠電直供,示范項目PUE可降至1.27以下,兼具成本效益與政策合規性。這一趨勢為東部算力樞紐提供了"資源化+能源化"的創新解決方案。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從布局進展看,頭部企業已取得實質性突破,軍信股份布局吉爾吉斯斯坦項目,偉明環保與溫州移動達成戰略合作。此外,區位優勢方面,各垃圾焚燒核心上市公司的產能布局也與當地算力需求形成高度協同。建議關注:盈峰環境、軍信股份、旺能環境、中科環保、瀚藍環境。
風險提示:補貼退坡風險;能耗指標收緊風險;能效不達預期風險;環保項目運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壓縮盈利空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