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氣候危機重創歐洲果酒,千年傳承岌岌可危

2025-8-11 11:29 來源: 央視新聞

近年來,氣候異常正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和烈度席卷歐洲大陸,對傳統農業結構構成深遠影響。塞爾維亞,這個位于巴爾干半島的水果種植大國,正成為這一趨勢下的典型縮影。該國李子大幅減產,不僅沖擊了果農生計,也波及以李子為原料釀造的傳統果酒“拉基亞”的生產,折射出歐洲多國農業和釀酒產業正面臨嚴峻的氣候挑戰。

從非遺酒杯到經濟支柱

塞爾維亞是世界主要的李子生產國之一,李子種植園約占所有果園總面積的40%。根據塞爾維亞工商會植物生產和食品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24年塞爾維亞的李子種植面積達110萬畝,主要分布在該國中部和南部地區,產量約38.72萬噸。近年來,塞爾維亞的李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呈現出逐年增長的發展趨勢。

塞爾維亞70%的李子用于制作白蘭地。水果白蘭地在當地被稱為“拉基亞(rakija)”,是塞爾維亞公認的國酒。無論是各類節慶活動還是商業或家庭聚會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最具代表性的李子白蘭地被稱為“斯利沃威茨(?ljivovica)”,其釀造工藝已被聯合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承載著塞爾維亞重要的文化與經濟價值。

塞爾維亞目前有超過1萬個“拉基亞”私營生產商,政府也允許居民每年制作200升不能用于銷售的自釀酒,全國“拉基亞”的年產量可達5000至6000萬升。可以說,從家庭聚會到國家慶典,這杯烈酒流淌著塞爾維亞的靈魂。

寒潮與熱浪 為巴爾干果園套上“氣候絞索”

塞爾維亞的李子收獲季節通常從8月中旬開始持續到9月初,然而近期總臺記者在當地果園走訪時發現,今年果樹只有少量掛果。

米盧廷是貝爾格萊德郊區的一名果農,擁有一片60畝的果園,種植約5000株李子和杏。他表示,正常年份果園每年的水果產量可達50噸,大部分用來制作“拉基亞”,然而今年的水果產量將大幅下降。

塞爾維亞果農 米盧廷·丘爾古茲:今年樹上什么也沒有,收成好的時候,一個枝上會有30到50個果子,樹枝會被這樣壓彎下來,兩排果樹間很難穿行。今年總共能產300斤,我去年可以雇用工人采摘,但今年不行。考慮到今年產量很少,我們會在家里制作果汁和果醬,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在家里,僅此而已。

米盧廷告訴記者,造成李子減產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的低溫霜凍和夏季的高溫干旱。今年4月當地氣溫連續兩次下降到零下3至4度,導致果樹無法授粉、結果。

塞爾維亞農業專家戈蘭·達科維奇(Goran ?akovi?)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晚春霜凍和四月底的極低氣溫,塞爾維亞今年的李子、杏子、桃子等核果產量可能下降30%至90%,有些地區甚至會下降100%。

而入夏以來,在幾輪熱浪的炙烤下,塞爾維亞的李子樹果實嚴重受損,進一步影響了產量。根據歐洲干旱觀測站(EDO)公布的數據,今年7月11日至19日,歐洲和地中海地區超過一半的土壤受到干旱影響,其中東歐和巴爾干地區尤為嚴重。在塞爾維亞,幾乎所有土壤(99%)都缺水,干旱警戒率高達68%。

針對極端天氣對塞爾維亞李子產量的具體影響,記者詢問了塞爾維亞工商會植物生產和食品工業協會。該協會表示由于李子收獲季仍未結束,目前并沒有今年的官方數據,但非正式數據表明,塞爾維亞2025年的李子收成將面臨嚴重威脅,在塞爾維亞南部托普利卡州的一些產區,很多李子樹甚至沒有結果。

米盧廷的果園往年能釀造近6000升“拉基亞”,收入在5萬歐左右,但由于今年產量銳減,再加上此前投入的果樹維護和修剪費用,算下來,要虧損近1萬歐。對此,他表示只能無奈接受,寄希望明年能有好的收成。

歐洲果酒產業鏈的“氣候脆弱性”

事實上,不止塞爾維亞,整個歐洲多國的果品產業和釀酒行業都在遭受相似困境。在法國南部、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中部等傳統葡萄酒產區,夏季熱浪推高氣溫和蒸散量,加速葡萄成熟,糖分積累紊亂,采摘窗口被迫提前,影響葡萄酒風味和產量。部分酒莊甚至因旱情嚴重,被迫暫停采收或推遲上市時間。氣候異常正在打亂傳統的農業周期,給農產品的穩定供應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當李子樹在塞爾維亞枯萎,整個歐洲食品供應鏈都會震顫。”布魯塞爾智庫“農業氣候行動”研究員瑪麗娜·科斯蒂奇警告。“拉基亞”減產僅是冰山一角——果醬、罐頭、出口鮮果等衍生行業也已拉響警報。

農業是最直接受氣候影響的產業之一。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歐洲各國亟須轉變農業發展思路。以塞爾維亞為例,當地正加速推進果園現代化,通過引入高密度種植、抗逆品種、智能灌溉系統等技術手段提升抗風險能力。據介紹,傳統李子種植園每公頃約400株,平均產量僅為3.3噸,而現代化種植園可達每公頃800至1200株,產量提升至14噸以上。

然而,基礎設施改造、技術更新、種植理念的轉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需要政策引導與資金支持。在全球氣候變化趨勢不可逆轉的背景下,構建更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農業體系,已成為擺在各國政府與農業從業者面前的共同課題。

“看天吃飯”的日子愈發不可持續。極端天氣帶來的不只是減產和損失,更是對農業傳統模式的挑戰和倒逼轉型的契機。從果園到酒莊,從農民到政府,唯有未雨綢繆、科學應對,才能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守住民生底線,也為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筑牢根基。

人類需要重新學會與自然共處

當米盧廷將僅存的李子熬成果醬自用,而非釀造成承載著民族記憶的“拉基亞”時,塞爾維亞——這個700萬人口國家的文化脈搏,正被日益極端的氣候無情改寫。這不僅僅是一個果農的損失,更是一個古老文化儀式的被迫中斷,是氣候危機灼烤人類文明遺產無法抹去的印記。

歐洲專家的測算觸目驚心:若維持當前排放路徑,到2050年,巴爾干地區夏季的高溫日數將激增80%。這預示著,米盧廷今天的困境,恐將成為整個地區果酒產業乃至農業體系的常態。

認知的警鐘必須蓋過行動的遲緩!塞爾維亞申請歐盟3億歐元“氣候韌性果園”專項基金是積極的嘗試,但正如老果農那句樸素的箴言所揭示的真理——“土地可以少索取,但不能被透支”。 拯救塞爾維亞的李子與“拉基亞”,絕不僅僅是挽救一個產業或一種飲品,更是搶救一種與土地共生的智慧、一種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一段鐫刻在民族基因里的文化密碼。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