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日上午,湖北碳交易系統正式上線后,20元/噸的開盤價格,不到5分鐘,就漲到21元/噸。大屏幕上,一條陡直的線條,讓所有人激動不已。 湖北能源集團成為當天最大的賣家。其下屬鄂州發電公司共出讓10萬噸碳排放配額 ...
2014-4-8 13:00
-
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參與者可以分為供給者、最終使用者和中介等三大類,涉及受排放約束的企業或國家、減排項目的開發者、咨詢機構以及金融機構等,參見右圖。 排放權的最終使用者是那些面臨排放約束的企業或國家,包括 ...
2014-4-7 09:52
-
跨區域碳交易實現進程再提速。在昨日的“低碳轉型與碳市場建設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明確,我國今年要提出新的全國碳排放管理辦法并制定國家碳排放總量和交易總量的初步方案,未來,碳 ...
2014-4-6 16:57
-
據易碳家了解到,交易所成交的碳排放量雖說是無形的,但是事實上是存在生產者和擁有者的。日本綜合商社以他們在全球控制常規資源方法逐步成為碳排放權的生產者或擁有者。三菱財團的三菱商事在排放權領域涉足最深,是 ...
2014-4-6 16:21
-
所謂碳排放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將碳排放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并在一定的規則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額,排放單位可以通過市場購入或售出其相對實際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額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責任。 ...
2014-4-6 14:57
-
“碳政治”在中國無論對政府還是對民眾都是一個新概念。我們剛剛解決溫飽問題,連本國最迫切的水污染、土壤污染、沙塵暴等問題都沒有解決,還來不及考慮未來遙遠的全球氣候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能源技術比較落后, ...
2014-4-6 14:36
-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權商品屬性的不斷加強以及市場的愈發成熟,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看中了碳市場的商業機會。除了最早規定的造紙、金屬、熱能、煉油以及能源密集型五個行業的12000家企業積極投身其中,投資銀行、對沖基 ...
2014-4-6 14:15
-
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4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權為標的的交易總額從最初的不到10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600億美元,四年時間增長了60倍。交易量也由1000萬噸迅速攀升至27億噸。巴克萊資本環境市場部總監預 ...
2014-4-6 14:13
-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 ...
2014-4-6 14:11
-
目前已經運行的6個試點碳市場彼此獨立,各自建設了登記注冊系統和交易平臺。但是,要想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作用,必須打破封閉狀態,建立中國統一的開放的大市場。蘇偉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國家考慮借鑒7個試點省市 ...
2014-4-6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