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11月的寒風透著侵人心骨的冷意,手中攥著
碳盤查結算書的王充實心中卻翻涌著一股暖流。在這個黃河邊
寧夏與內蒙交界的地方,他終于辦完了國電石嘴山電廠的碳盤查服務結算,馬上就可以收回盤查咨詢服務費,讓
碳資產管理中心離完成提質增效目標又更近一步。心中的喜悅,讓這個28歲的小伙子忘記了從成都到石嘴山8個小時的舟車勞頓。他沒有駐留,在他的行程計劃里,馬上就要奔赴離這兒有50多公里的國電大武口電廠,在那里還可以收回一筆盤查咨詢費,再為提質增效添磚加瓦。
作為國電大渡河的水電人,王充實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還有機會這么廣泛深入的接觸集團公司的火電企業。而星夜兼程的王充實僅僅是碳資產管理中心10個青年的縮影,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能在集團公司層級的平臺上揮灑青春,得益于大渡河公司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新能源公司“做硬兩個翅膀”的智慧謀劃,“創新、創業”的歸零發展思維和“舉翥越雄關”的凌云壯志。
妙手回春 重新激活碳資產業務
新能源公司的碳資產業務始于2010年,2012年即已成功開發6個
CDM項目,截至2013年底已累計獲得CDM收益4000余萬元。但隨著國際碳
市場持續低迷的寒冬到來,新能源公司的碳資產業務也逐漸冷凍。
2015年《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鄭重提出,中國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統一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聲明如一響春雷喚醒了新能源公司在
碳市場再度拼搏的決心,為重新激活碳資產業務注入了時代的動力。新能源公司敏銳洞察到國內碳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是二次創業、轉型發展的良機。在大渡河公司黨政領導的智慧營銷和新能源公司的奮力拼搏下,新能源公司2015年5月份成為大渡河公司碳資產管理服務平臺,9月份將業務觸角拓展至國電
電力,12月份向集團公司領導匯報《國電集團碳資產管理初步研究報告》,獲得集團公司領導和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2016年1月份,成立碳資產管理中心,成為集團公司兩個碳資產管理平臺之一,3月份承辦集團公司碳盤查工作啟動及培訓會,正式將碳資產業務嵌入集團公司碳資產管理發展路徑,成為集團公司的管理抓手。
披荊斬棘 攻破艱難險阻
接到集團公司碳盤查任務后,碳資產管理中心迅速編制了集團公司《碳盤查工作手冊》、《碳盤查工作報告模板》、《規范碳排放數據報送工作的通知》等管理性文件。經過4個月無休日的連續奮戰,于6月30日順利完成了集團交予的38家火電企業和2家
化工企業合計98臺機組的盤查工作,向集團公司安生部提交了碳盤查總結報告,向40家控排企業送交了《碳盤查報告》,并幫助這40家單位完成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碳核查。
在“創新、創業”的平臺上,中心緊抓
ccer開發工作,全年簽訂CCER項目21個,落實合作意向CCER項目45個。在成都市發改委的支持下,積極商談地鐵、有軌電車、BRT等
交通類CCER項目開發。CCER已開發量達800萬噸/年,儲備CCER可開發量超過1000萬噸/年,已發展成為全國領先、西南最大的專業碳資產管理機構。
依托大渡河公司“智慧大渡河”建設和云平臺技術,在清華大學、安迅思等專業機構的支持下,中心組織研發了由排放數據報送、配額分配與使用、CCER開發與交易、核查與履約、監控與報告等八大模塊構成的集團公司碳排放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形成了專項可行性研究報告。
與此同時,中心還打開美國碳市場,完成兩個VER項目在美國碳市場的交易,高出同期歐洲CER價格近一倍;與殼牌(中國)完成中國第一單“黃金CCER”交易;與廣東肇慶電廠合作開展集團公司第一單碳置換業務。
沖出重圍 圓滿完成提質增效目標
“創新、創業”的平臺上,正是因為一個個如王充實一般不辭辛勞的青年奮勇拼搏,才有由碳資產管理中心組成的低碳環保板塊首年提質增效創收1003萬元的業績。目前,碳資產管理中心已形成了由碳開發、碳咨詢、
碳交易、碳培訓、
碳金融等構成的全業務產品體系,并通過協助集團公司開展碳排放管理頂層設計,掌握了3.5億噸/年的碳資產信息,進一步擴大了大渡河公司在集團公司碳資產管理領域的影響力,為打造集團公司碳排放管理綜合信息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在新能源公司黨委對青年的精心呵護和大力培育下,通過市場競爭和業務磨練,碳資產管理中心已鍛造成為一支素質高、戰斗力強的專業團隊,經受住了內外部各種不利環境因素的考驗,圓滿完成了集團公司和大渡河公司交付的各項重任。
旗立潮頭 努力成為“雙創”排頭兵
隨著全國碳市場關注度的日益提高,碳資產管理機構朝著更加專業化、市場化、金融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碳資產管理中心的競爭對手不僅有以華能、大唐、神華為代表的大型央企的碳資產管理機構,還有以法國電力、殼牌等為首的國外一流公司,更有機制靈活、經驗豐富的民營碳資產公司。全國碳市場的激烈競爭如同巷戰白刃,短兵相接。
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碳資產管理中心將在波濤翻滾的碳市場藍海中,高舉“創業、創新”的大旗,繼續堅持創業創新的歸零思維,爭取成為大渡河公司、新能源公司市場化改革排頭兵。為適應嚴酷的市場競爭,碳資產管理中心將按照“強化平臺地位、打造雙創平臺、突出市場效益、贏得市場尊重”的工作思路,做實碳資產管理服務,創新低碳環保業務,將碳資產管理中心打造成為一流的市場團隊,全力提升中心影響地位,真正成為大渡河公司、新能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極。
文章轉載于國電大渡河碳資產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