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排放交易體系首批納入635家工業企業,包括以電廠為代表的14家單一產品企業和621家制造業企業,根據2010年的數據,這635家管控企業碳排放約占全市碳排放總量的39%。經
第三方機構核查,我市635家
碳交易體系管控企業2013年度碳排放總量與2010年相比下降了383萬噸,下降幅度11.7%,碳交易
市場運行一年以來,
減排成效顯著。其中,8家
電力企業碳排放量下降了306萬噸,下降幅度為18.2%,單位發電量碳排放強度下降了4.6%;621家制造業企業碳排放絕對量較2010年下降80萬噸,下降幅度接近5.2%。與此同時,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051億元,上升42.6%;制造業
碳強度較2010年下降了33.5%;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呈現大幅下降,較“十一五”末下降幅度達到33.5%,管控企業已超額完成了 “十二五”期間碳排放強度下降的目標要求。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以中興、華為、比亞迪等為代表的19家大型企業在碳排放交易體系
節能減排中發揮了重大作用。2013年19家大型企業碳排放較2010年絕對量下降了6.8%,但工業增加值增長了57.0%,在碳排放下降31萬噸的同時增加了823億元工業增加值,極大地推動了制造業碳強度的下降。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些制造業企業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時工業增加值的提升,釋放了一個有力信號:推行低碳發展是大有前景的,是可以實現良性循環的,將有力促進經濟的轉型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