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際能源組織、主要石油公司、能源咨詢機構都會按照各自預測模型體系發布數十份全球能源展望,在預測全球經濟走勢基礎上,分析中長期世界能源發展趨勢,通過總結對比不同機構的能源展望,在迥異中尋求共性,更有助于我們把握新的趨勢,對未來能源發展大勢有的放矢。
各能源智庫分析機構對全球能源展望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初。時值中東危機導致高油價,使得主要能源消費國意識到,需要有成熟的預測模型成為制定能源規劃、能源
政策的依據。每年,國際能源組織、主要石油公司、能源咨詢機構都會按照各自預測模型體系發布數十份全球能源展望,在預測全球經濟走勢基礎上,分析中長期世界能源發展趨勢。
今年年初以來,國際能源署(IEA)、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歐佩克(OPEC)、BP、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ETRI)、IHS、挪威船級社等相繼發布2018版全球能源展望,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
如今能源展望報告不僅預判未來能源發展情景,更會影響到未來能源走勢,尤其在當今全球能源格局轉型的“十字路口”。
通過總結對比不同機構的能源展望,在迥異中尋求共性,更有助于我們把握新的趨勢,對未來能源發展大勢有的放矢。
(黑色:煤炭,橘色:石油,藍色:天然氣,黃色:核電,綠色:水電+生物質能+其他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