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減排整體進展
行業組織也在研究二氧化碳
減排的
問題。全球
水泥與混凝土協會(GCCA)鼓勵成員機構按照2018年頒布的《可持續憲章》(Sustainability Charter)采取行動。這就要求協會正式成員機構在氣候變化與能源、環境與自然、以及循環經濟5個方面全面落實可持續性倡議。此外,他們還要制定氣候變化減緩戰略,發布減排目標,匯報減排進展,并與其他會員機構分享減排經驗。
然而,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去年發布的一份分析警告稱,如果不能將減排量增加一倍以上,水泥行業很可能無法完成《巴黎協定》的減排目標。分析認同碳捕集和封存(CCS)對水泥行業的重要性,但此類項目大多處于試驗階段,除海德堡水泥公司外,其他企業取得的進展都很有限。
查塔姆研究所的研究同時評估了水泥行業目前的創新情況,通過對過往14年的4500份專利進行分析后發現,創新的成果非常可觀,尤其是在熟料替代和新型水泥生產方面。
分析還顯示,中國在水泥研究和開發方面的資金投入遠超其他國家,專利申請量也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將成為水泥行業的創新中心。研究人員指出:“從去碳化的角度來看,這種趨勢非常令人振奮,因為中國預計將繼續占據全球水泥生產的主要份額。”但是該研究也指出,上述專利商業轉化的數量并不多,而且沒有一項得到廣泛應用。
開發用于脫碳水泥的新材料和新技術還要克服很多困難。查塔姆研究所指出,少數主導著這個行業的大型水泥生產商都對挑戰現有商業模式的新產品持謹慎態度。這些生產商很有可能會對此類產品能否達到規模化生產產生質疑。與此同時,建筑師、工程師、承包商和客戶也會更多地考慮安全性,而不是
碳減排。
碳信息披露項目(CDP)投資者研究部門負責人卡羅爾·費格森認為,監管可以推動必要的變革。“過去,建筑監管和建筑物環境證書主要關注建筑物在使用期間的排放,但是近年來人們逐步開始從項目早期關注建筑內含的
碳排放。”
內含碳排放是指在建筑物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英國已經試圖將這種排放納入本國
政策之中。比如,英國建筑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BREEAM)提出的建筑標準就將這種碳排放納入了基礎設施和建筑物可持續性評測標準中,并根據標準對建筑物進行評測,并依照評測結果對其進行評級。建筑項目內含碳排放降低會增加該建筑項目的評分,去年該研究院對標準進行了更新,減少碳排放所獲得的“獎勵”分值在增加。據碳信息排放項目(CDP)介紹,這表明英國建筑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對建筑物內含碳排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廣泛的認識。
政策干預能夠推動行業減排。對此,海德堡水泥公司發言人表示認同。他指出:“建筑規范(針對建筑物設計、建造和材料使用的監管條例)需要進行調整。而且如果有激勵或監管機制推動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那顯然會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