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新戰略引領我國能源事業實現新發展
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5年來,全國能源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這一重大戰略,大力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不斷完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我國能源事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
能源消費結構顯著優化。5年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顯著優化,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年平均增速為2.2%,單位GDP能耗共下降20.3%。其中,煤炭消費比重下降8.4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到14.3%,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7.8%,
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到25.5%。
能源供給質量大幅提升。5年來,我國累計退出煤炭落后產能8.1億噸,淘汰關停落后煤電機組3000萬千瓦以上;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大幅提升,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有序開展,油氣儲備和互聯互通等一批重點工程建成投運;非化石能源發展迅猛,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7億千瓦,核電在建在運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有力提升能源供給質量。
能源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科技創新是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5年來,“華龍一號”等一大批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化重大工程建成投產,成為振奮國人士氣的大國重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充電、大規模儲能、智慧用能與增值服務等領域創新層出不窮。
能源體制發生深刻變革。5年來,我們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累計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8項,取消下放比例達72%;穩步推進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開啟了醞釀多年的油氣體制改革;
山西、
內蒙古、
海南等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這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我國能源體制發生深刻變革,增強了我國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能源國際合作全方位拓展。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穩步推進。沿線國家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成功建立,既促進了重點領域合作全面深化,推動海外油氣合作不斷拓展、核電項目“走出去”異軍突起,也有力促進了沿線國家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不斷強化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能源發展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直面差距、深化認識、明確方向,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不斷強化推動新時代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實的能源保障。
制定能源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進一步發揮戰略規劃的引領作用,積極探索把握新時代能源發展規律,研究調整能源重大生產力布局,盡快確立“十四五”及更長一個時期的能源發展規劃,制定出臺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融入、主動服務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系統研究解決能源區域平衡發展
問題,做好新時代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能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加強和完善能源監管,積極構建有效競爭的
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在電力領域,要以實施配售電改革、推進交易機構獨立規范運行、深化電網主輔分離為抓手,進一步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在油氣領域,要以放寬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準入、油氣管道運營機制改革為重點,加快推動配套措施出臺實施。此外,還要加快推進能源技術裝備自主化進程,力爭在大規模儲能、智能電網、先進核電、氫能和燃料電池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搶占能源轉型變革先機。
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要求,扎實做好去產能、補短板工作。著力鞏固去產能工作成果,堅定不移化解煤炭、煤電等重點領域過剩產能,統籌好去產能與保供應的關系,確保電力穩定供應。大力推進能源領域補短板工程,完善相關政策機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重點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切實提升電力系統調
節能力,全面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推動實施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機制,努力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
抓好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好能源領域精準扶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加快推進光伏扶貧、農網改造、油品質量升級、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民生工程,大力提升能源服務水平。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和對口支援工作,做好能源項目實施的跟蹤和服務,不斷促進能源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向農村延伸、向貧困地區延伸。
加強能源供應保障和安全生產。統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堅持立足國內,把國內能源供應作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又加強國際合作,深化“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加快構建多元能源供應體系,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強化儲備設施建設,挖掘管網互聯互通增供潛力,切實提高油氣自主保障能力。夯實能源安全生產基礎,著力加強電力安全監管,積極推進油氣管道保護,不斷提高安全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