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能源區塊鏈項目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北德
認證(TüV NORD)、熊貓綠色能源集團以及華為公司等機構公司聯合發起建設了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促進使用清潔電能為主的社區公益項目。項目以“推動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為目標,主要研究通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對發電方和用電方進行關聯,滿足青睞綠色清潔電能的低碳環保家庭用電需求。
在該項目中,分布式光伏電站可以將每日發出的綠色電能通過能源互聯網平臺提供給示范社區內的用戶。在該項目初期,社區內的首批100名
電力用戶志愿參與綠色清潔電能虛擬交易。用戶可直接在平臺上選擇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傳統能源,二者的電價相同。當用戶選擇可再生能源時,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將自動生成智能合約,直接將分布式光伏電站與用戶進行配對,實現P2P直接虛擬交易。同時,TüV NORD將對選用可再生能源的用戶進行認證并出具電子證書,證明其所使用的是綠色清潔電能,可以促進用戶對清潔電能的使用與接納程度。
目前,該項目正處于落地建設階段,屬于一個規模較小的社區公益項目,可能會出現投資較大、收益困難的局面,且電網公司在該項目中的參與度較低,其有效性有待進一步觀察。
2
雖然以上能源區塊鏈工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并實現了項目的初步落地實施,但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與關鍵技術
問題。
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趙曰浩團隊和廣州供電局副總經理劉育權在聯合署名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縱觀全球能源區塊鏈發展動態,通過上述國內外應用工程的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在能源區塊鏈的建設與發展上,國內外的應用工程均利用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獨特優勢,解決能源領域內的可再生能源消納、電力分布式交易、多利益主體間的缺乏信任等問題。
二、能源區塊鏈最核心的優勢是開放透明、去中心化,可以保證不同利益主體間的相互信任。因此,在各個應用工程的建設中,均強調信息透明公正、安全可靠的理念。
三、全球大多數的能源區塊鏈項目首選以太坊作為平臺。以太坊是一個開源共享的具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可以降低能源區塊鏈平臺的開發難度與成本,方便實現各類智能合約。
很多國家已將區塊鏈技術納為一項革命性技術并大力推廣其在能源領域使用。在
政策上,鼓勵支持發展能源區塊鏈技術,在能源利用模式上,搶先占領制高點,在這方面,美國無疑已經處于領先地位。
通過國內外應用工程對比,可發現中國在以下方面存在明顯差距:
一、能源政策方面。中國分布式發電
市場化交易試點處于起步階段,分布式電力交易活躍度與正規程度遠不如發達國家。這方面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開展電力分布式交易較早,電力市場機制已經比較成熟。同時,許多項目得到了政府的科技項目資金支持與電網公司的支持與幫助。
二、金融政策方面。中國在金融政策方面監管較為嚴格,禁止“比特幣”等各類虛擬加密貨幣的發行與流通。國外的金融市場監管政策較松,國外一些能源區塊鏈公司可以通過發行Solarcoin、NRGcoin等虛擬代幣進行融資,以促進項目的實施開展。在國內,前期以發行代幣進行融資建設的能源區塊鏈項目落地存在困難。
三、多學科新技術交叉融合方面。中國的能源區塊鏈領域中能源技術與互聯網新興技術相對隔離,未能實現能源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現有的能源區塊鏈項目未能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新興信息技術完全考慮入內。
四、項目落地建設方面。中國的能源區塊鏈落地項目較少,建設與運營經驗不足。能源區塊鏈項目在多數發達國家已經落地起步,并積累了一定的項目經驗與人才技術。
未來中國要實現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互聯網+”智慧能源,實現能源領域“設備智能、多能協同、信息對稱、供需分散、系統扁平、交易開放”,需要將最新的互聯網理念、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進行融合。因此,有必要對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能源領域進行研究探索。
通過總結以上國內外相關應用工程的經驗,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趙曰浩團隊和廣州供電局副總經理劉育權在聯合署名的論文中,對中國發展能源區塊鏈給出了如下建議和意見:
一、完善能源政策體系。目前,能源區塊鏈項目落地與發展需要比較完善的分布式電力交易市場,受電改政策以及其他各類能源政策的影響程度很大。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可以使個人或者企業都有機會成為售電主體,為基于區塊鏈的P2P電力交易創造可能。
二、制定監管措施與健全監管體系。國家相關能源和金融監管部門應盡快制定監管政策,加快完善各項相關法律
法規,將能源區塊鏈技術納入合理合規的監管框架內。同時,注意平衡好監管與創新發展的問題,盡量避免出現監管不當阻礙能源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問題。
三、注重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尤其加強底層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強共識機制、安全算法、智能合約、數據分布式存儲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著重對構成區塊鏈系統的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等底層技術進行研究,并致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區塊鏈技術平臺。此外,還需對信息安全防護等級較高的電力等能源行業應用區塊鏈技術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進行討論研究。
四、推進新型能源設備的研發。能源區塊鏈項目的實現與運行需要新型能源設備作為支撐,需要諸如基于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新型計量設施與通信設備,實現多種能源交易信息的采集與傳輸。
五、積極參與制定能源區塊鏈國際通用標準。目前,能源區塊鏈領域尚缺乏統一的國際通用標準,國家相關能源部門或協會可以聯合國內外相關產學研單位制定相關標準與體系,發揮積極作用,提高中國在相關領域內的國際話語權,建立能源區塊鏈的國際基本體系標準。
六、積極探索區塊鏈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有計劃地組織若干能源區塊鏈項目落地應用。國家科技部門可以考慮設立相關科技創新計劃,為能源區塊鏈項目的理論研究與應用示范提供必要的科技經費支持。對能源區塊鏈的典型應用場景,開展可行性研究。兩大電網公司以及其他相關能源企業也可開展小范圍試點,以探索能源區塊鏈相關技術、經驗,待條件成熟時向全國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