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徐晉濤:理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三個維度

2021-5-28 18:10 來源: 全國工商聯

碳減排要與自然碳匯方案并舉


世界上有些發展中國家,像巴西承諾30%、40%二氧化碳減排是從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實現的,因為森林退化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不是吸碳。這方面我國做得最好。2019年中國在全球綠化發展中貢獻最大,約占世界的70%-80%。

中國人工種植林發展這么快,每年新增的碳匯為國家減碳排放強度貢獻5%-10%極有可能。碳中和就把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上議事日程,森林碳匯有可能變成特別主流的二氧化碳減排工具。這對中國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對中國鄉村振興、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也特別大。

過去,我們不重視生態系統貢獻,好多政策看似環保,但拖了氣候行動的后腿。比如,東北在計劃經濟時期大量砍樹,上世紀80年代出現“兩危”問題(資源危機和經濟危困)。此后國家不斷出臺政策,2016年實行了天然林全面禁伐,支持環保的人士都很高興,認為我們在保護生態環境、防治水土流失方面又前進了一大步。

從碳匯角度,不是少砍樹就好。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才可能是碳匯,不健康的森林可能變成碳源。我國很多天然林都是退化的森林,很可能已經變成碳源,需要積極地人工干預,提升森林生產力,才會對國家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比如中國的東北地區,需要重新考慮開放天然林經營,但前提是要積極實施體制改革,因為它是傳統國有林區,類似東北老工業,積淀了很多制度問題。實際上,地方在過去二三十年積累了很多改革創新經驗,但中央政府不放心,所以現在天然林全面禁伐。我認為應盡快解除全面禁伐,重新啟動東北國有林或全國國有林體制改革,引入市場機制,按“雙碳”目標積極經營國有森林,對國家氣候行動會有特別大的幫助。

此外,在積極經營森林過程中,不斷給國家生產綠色材料,可以助力在其他領域的替代。森林里有大量能源,潛力非常大。如果天然林保護政策能放松,有一定扶持,來自森林的生物質能源應該有很好發展潛能。東北自然條件和北歐、加拿大很像,沒有理由比那些國家做得更差。瑞典30%的一次能源來自于森林,我們應積極學習。

每年國家在化石能源、鋼筋水泥行業還有很多補貼,這些應盡快去掉,用來扶持可再生能源和資源。所以中國追求的碳中和,一是把生態系統的貢獻提升上來,二是為國家實現低碳綠色發展找到低成本藍圖。如果不利用生態系統功能,完全依賴化石能源減排,成本必然較高。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