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能源大省的山西,如何做好低碳綠色發展?如何平衡低碳綠色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武東升:實現低碳綠色發展,要一手做“減法”,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產能規模;一手做“加法”,大力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
低碳發展的多元路徑包括我們所熟悉的風能、太陽能、核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的發展;低碳建筑、低碳出行的推廣;還有一些我們尚有些陌生的碳評估制度,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的建設,甚至系列綠色金融產品的推出等。
“雙碳”引領能源革命,而能源革命的核心內涵,在于以消費革命為關鍵,以供給革命為核心,以技術革命為支撐,以體制革命為保障。要通過國際合作,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山西晚報:2021年太原
論壇的主題是“能源 氣候 環境”,這是自2016年論壇設立以來,首次設立氣候分論壇和環境分論壇,作為一位多年從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的專家,您是如何看待這一變化?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您是如何看待氣候、環境變化與低碳發展的?
武東升:首次設立氣候分論壇和環境分論壇,足以說明政府對能源、氣候、環境、低碳等協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暖冬的出現屢屢刷新紀錄,冰川積雪加速融化,北極冰蓋層的面積不斷縮小,海平面持續上升,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原來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氣候事件頻頻發生,進而演變成災難。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第五次報告中用形象描述來說明氣候變化這一重大威脅的日漸迫近:就像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放置了一個2.3瓦的燈泡,正在不斷加熱地球,無論城市或農村、陸地或海洋、森林或沙漠,概莫能免,而且功率加速上升……溫室氣體的濃度,距離警戒值450PPM已經越來越近,而許多人卻如“溫水”中的“青蛙”,渾然不覺。
氣候危機的警鐘,敦促人們要立刻、馬上進行大幅度的減碳行動,協同推進能源轉型、氣候治理和環境保護,倒逼經濟社會的系統性深刻轉型。
山西晚報:今年的太原論壇上,有一個很有意義的舉措,就是頒發了我省首張大型活動“
碳中和”證書:“2021年9月3日,太原論壇氣候主題論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7.6噸二氧化碳當量。通過在五臺山新建3畝碳中和林,在6年內對這7.6噸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边@是怎么測算的?這一舉措釋放出什么意義?將對山西乃至全國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武東升:這張“碳中和”證書由國家發改委備案的溫室氣體自愿
減排第三方審定與核證機構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執行。作為論壇碳中和項目的執行機構,中創碳投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的要求,核算了論壇舉辦期間、以及論壇前后相關
交通和住宿期間產生的碳排放,于8月底完成論壇碳中和評價工作。
這一舉措,是山西用實際行動踐行減排承諾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中國乃至全球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將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導向、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