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低碳經濟發展是“機遇”還是“挑戰”?

2014-3-18 13:34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中國應在提高對碳資源價值的認識,使人民幣成為碳交易計價的主要結算貨幣,培育碳交易多層次市場體系,開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證券、低碳期貨、低碳基金等各種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改變中國在全球碳市場價值鏈中的低端位置,獲取國家最大的戰略權益。
       首先,把發展碳金融納入到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框架內。碳排放在碳交易機制下被賦予了資產價值,但由于我國的CDM項目分散、中介程序復雜、審核周期長,市場交易機制不完善,降低了碳資產的價值轉化效率。未來需要建立和完善碳風險評價標準,提高我國在國際碳交易中的定價權,為碳金融發展創造穩定的制度環境。
       其次,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人民幣成為碳交易計價的主要結算貨幣。一國貨幣要想成為國際貨幣甚至關鍵貨幣,通常遵循計價結算貨幣-儲備貨幣-錨貨幣的基本路徑,而與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的計價和結算綁定權往往是貨幣崛起的起點。目前看來,在碳交易計價結算貨幣的問題上,歐元遠遠領先。2007年全球碳基金已達58個,資金規模達到70億歐元。其中來自政府投資者的資金93.3%是歐元;混合購買者的資金84.7%為歐元,私人投資者的資金60.19%為歐元。而美國也正在積極使美元成為碳交易主要貨幣,力圖再度主導全球新經濟的制高點。此外,日元、英鎊、澳元、加元等都設法提升空間。伴隨各國在碳交易市場的參與度提高,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搭乘碳交易快車,提升本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加速走向世界主導國際貨幣的行列。中國必須抓緊這一機遇,將人民幣與碳排放權綁定,推進碳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化進程。
       再者,積極研究國際碳交易和定價的規律,借鑒國際上的碳交易機制,研究探索交易制度,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的碳交易平臺,并且依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加快構建中國國際碳排放交易市
場。
       還有,加緊開展碳掉期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各種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目前世界銀行已經設立了總額達10億美元的8個碳基金。此外,挪威碳點公司、歐洲碳基金也非常活躍。中國要借鑒國際經驗,著手設立中國CDM基金,同時加快開發各類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加強與全球碳金融的監管與合作。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