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多年來一直呼吁行業調控要從“行政型”轉向“法與
市場”型。“法與市場”型的調控機制,最根本的一條是樹立企業發展“合規合法”的新底線。崔健等業內人士說,此次通過的新環保法,有兩只“硬拳頭”,一是按日連續計罰,違規違法企業如果在法律規定的整改期限內達不到整改目標,之后就按日連續進行相關的處罰,上不封頂。這加大了污染企業的違法成本,有利于消除污染成本過低的弊端,打開了“處罰污染可以罰得傾家蕩產”可能性的口子。二是追究企業法人法律責任。對未批先建拒不改正、故意造成嚴重污染事故的違法行為,可給予企業法人治安拘留等處罰。企業環保違規,不但面臨經濟損失,而且對法定代表人要追究,企業和法人的社會聲譽也會有嚴重損失。這兩只重拳打下去,讓企業養成法律新底線的意識,不要再寄望于地方政府的庇護和環保公關手段。
建立新型調控機制還有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用市場的力量,探索環境經營的手段和方法。“總之,環保一方面要有法的強制,一方面也要主動而為,要讓環保生出效益,成為企業自己想做的產業。”崔健等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