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近兩年社會對空氣污染的關注度顯著提高,河湖污染日趨嚴重的現象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本應是風景醉人的江南水鄉,卻正在遭受著工業廢水的侵害。當年可以用來洗衣淘米、甚至直接飲用的河水,如今被一根根排污管摧殘得面目全非,讓人不忍直視。然而,此時此刻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卻開始考慮放寬印染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環保部門要妥協?
資料顯示,我國的紡織行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印染企業主要集中在
浙江、
福建、
江蘇、廣東、
山東,這5省規模以上企業印染布產量達529億米,占全國產量的93.5%。其中,浙江省產量最多,占全國的59%,僅紹興市一個市的印染布產能就占到了全國的35.6%。
2012年底,環保部發布《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該標準已經于2013年1月1日生效。當時,就有印染企業對新標準的出臺頗有微詞,認為標準制定過嚴,沒有給企業留下充分的準備時間,給本就競爭激烈的印染企業添加了不小的環保壓力。
新標準是不是過于嚴格了?印染企業污水排放不達標,責任在誰?就在印染企業和環保組織爭執不下的時候,2014年11月,環保部給出了他們的意見:環保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對新標準進行修改的征求意見稿,擬對印染企業廢水間接排放限值上調,放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