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特別活動暨華東學堂“智薈江畔?創新未來”丨“質”慧綠業——新質生產力+建筑
碳中和重塑綠色園區未來
論壇在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舉行。活動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致辭,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讀懂新質生產力》主編朱克力作主講嘉賓,市經信委、市能效中心、黃浦區科委、黃浦區科協以及華東院等單位領導出席。
活動現場,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激作為東道主代表致歡迎詞;中國工程院院士、東方明珠設計總負責人江歡成認為應該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加強跨領域合作,與能源、環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推動建筑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市經信委
節能處進行了綠色園區和建筑節能的
政策宣貫。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國研新經濟硏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從他主編的新書《讀懂新質生產力》展開,從理論角度闡釋了何謂“新質生產力”,并通過“一個基點”“兩大抓手”“三破三立”“四維創變”以及“五新驅動”這五個背景議題具體介紹。他認為,需要通過新基礎設施、新生產要素、新
市場主體、新協作方式以及新治理體系協同發力,構筑新經濟生態系統,激發新質生產力,而建筑行業在基礎設施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華建集團華東院專項創新中心模塊化所所長李進軍的演講主題為《裝配式建筑4.0時代:模塊化建筑的核心價值》,他介紹了模塊化建筑定義分類和發展歷程以及華東院模塊化建筑的建造模式,分享了新加坡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擴建等國內外模塊化建筑典型案例,并表示模塊化建筑將通過“新制造”“新服務”和“新業態”助力實現新質生產力。
上海綜合能源系統人工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孫耀杰教授作主題為《新時代建筑的能源應用與智能控制》的分享,他介紹了新一代能源
電力系統下建筑供能/用能角色的轉變,通過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綜合能源系統可以實現節能優化和自動控制,也能更好地控制、監測
碳排放。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朱克力博士主編新書《讀懂新質生產力》的贈書儀式,市能效中心、黃浦區科委、黃浦區科協、黃浦區人社局、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上海江歡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上海長三角新興高端產業促進中心、黃浦區科技志愿者協會等單位代表上臺受贈。
此次活動適逢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為科技工作者們提供了學習“新質生產力”的機會,同時也了解了建筑行業綠色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對“新質生產力”+“建筑碳中和”如何賦能綠色園區可持續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科技工作者們紛紛表示,將在未來的工作中砥礪前行,并靈活運用活動中所學的內容,為綠色園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