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起,《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開始實施。今年,
浙江省還將先于國家層面出臺地方性標準《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將于7月起施行。
環境標準層層加碼之下,紡織行業會成為夕陽產業嗎?記者在此次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節能減排組調研的過程中,走訪了江浙兩省包括溫州市蒼南縣、紹興市柯橋區、長興縣夾浦鎮、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4個紡織印染集聚區超過20家企業,得到的答復都是一致的:紡織行業不是夕陽產業,但環保已成企業一切發展的前提。
“染料價格說漲就漲,元宵節后又提價三五千元,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痹?a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江蘇省吳江盛澤鎮,一家紡織印染企業負責人對上游原料又一波漲價潮充滿無奈。
不僅是漲價,環境標準的加嚴也讓企業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不少企業因環保不達標被勒令停產整改。記者獲悉,《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還將進行修訂,有可能要加入重金屬指標銻,這對于企業會有什么影響?對于行業未來發展,企業有什么話要說?
上游原料漲價倒逼行業洗牌
染費提高,但客戶不一定都會買賬
染料在整個印染行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自2013年以來,國內染料價格成倍增長。
以活性染料的重要中間體H酸為例,從2014年初的2萬元/噸~3萬元/噸漲至如今的10萬元/噸左右,最高峰時達到15萬元/噸。
“雖然增長幅度已在緩慢下降,但印染行業越往上游,集中度越高,幾家染料企業控制絕對比例的產能,導致印染企業對染料價格上漲沒有話語權。”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向記者表示,除了
寧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因“騰格里沙漠污染”事件被永久性關停以外,幾大供應商也或多或少受環保
問題影響處于停產、限產階段。因此,前端原料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無庫存”的狀況,未來仍有提價的可能。
作為應對,印染企業不得不順勢提高染費。據了解,浙江柯橋、
福建石獅等印染企業集聚地區多家企業已向客戶下達《調價告知書》,部分產品加工費漲幅超過一倍。
“染料加助劑的成本約占印染企業成本的20%。染費價格提高,看似平攤到每米布上僅0.2元~0.3元的漲幅,但客戶不一定都會買賬?!睋I內人士透露,在目前
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印染企業數量眾多、產能過剩,隨著競爭加劇,勢必倒逼部分盈利能力差的印染企業出局。
業內人士同時擔心,受環保關停、限批等因素影響,上游原料生產環節產能受到限制而導致短期內市場失靈,可能對整個紡織印染服裝產業鏈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