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互聯網助力售電
2015年3月24日,我國首家民營售電企業——
深圳市深電能售電有限公司在新電改最先試點地區深圳注冊成立。這對于新電改而言極具意義,因為這標志著新電改的最大亮點售電
市場的放開又向前邁進了。
山西某發電企業負責人說:“未來電改方向必然是競價上網,同時將引入多元化的交易主體,這意味著在
電力需求放緩的情況下,電力企業間將會加劇競爭,特別是在交易平臺獨立之后,直購電規模將繼續擴大,電價在競爭之下必然下降,這將對發電企業造成壓力。”
但在售電側放開后,將給眾多打算成立售電公司的企業帶來發展機遇。據了解,我國現在售電市場年規模在5.5萬億度,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全新的售電企業必須探索全新的業務模式,甚至引入互聯網以開展業務。
現在最具有潛力進入售電領域的企業是現有的獨立配售電企業、高新產業園區或經濟開發區、社會資本投資、分布式能源的用戶或微網系統、公共服務業和
節能服務公司以及發電企業,這六類企業將會在多元化競爭的格局下進入售電領域。
“售電市場放開將倒逼售電公司同互聯網公司展開合作”,曾鳴說:“主要是因為能源互聯網將是未來電力系統的重要發展方向。能源
問題具有全局性和廣泛性,因此應當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用一種新的思路來解決能源問題。能源互聯網強調統籌全球范圍內的能源資源的開發、配置和利用,進而構建安全、高效、清潔的全球能源保障體系,是突破現有思維束縛、思維創新的新理念。”
曾鳴認為,新的售電企業要想生存下去,需要從兩個方面尋求突破點,一是提供更加高品質的服務,包括互聯網手段;二是提供更加低廉的電價。我國售電企業可以借鑒德國經驗,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如為客戶提供信息查詢服務,或根據客戶預付費用的多少給予不同比例的優惠等;另一方面,可基于客戶需求推廣節能服務產品,開拓節能服務市場,在吸引電力用戶的同時,響應國家節能
減排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