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5-7-24 09:17 來源: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

各設區市、贛江新區生態環境局,廳有關處室,省監測中心,應急調查中心,省環科規劃院: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已經2025年第12次廳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

2025年5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提升生態環境管理效能,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美麗江西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25年,全面完成工業噪聲、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管理,排污許可質量管控體系更加完善,排污許可證和執行報告質量進一步提升,落實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生態環境統計與排污許可有機融合。

到2027年,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許可管控,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全面落實,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要素、全聯動、全周期管理基本實現,排污許可制度效能有效發揮。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深化排污許可制度改革

1.優化排污許可管理體系。推動工業噪聲、工業固體廢物等環境要素依法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探索將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畜禽養殖氨排放依法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路徑。強化排污許可延續變更管理,完善定期清理機制,對已淘汰關閉或排污許可證過期的排污單位依法依規注銷排污許可證,健全排污許可監管鏈條。(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廳內分工:環評處、大氣處、固體處、土壤處、執法局,以下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均為責任單位,不再重復)

2.健全聯審聯查協同機制。落實部門聯審聯查、共管共用工作機制,按照《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規范排污許可證核發聯審的指導意見》《江西省排污許可證現場核查辦法(試行)》要求,組織相關業務部門按照水、大氣、固體廢物、土壤、噪聲、自行監測等環境管理要求分工審查,加強現場聯合核查,持續提升發證質量。(廳內分工:環評處、水處、大氣處、固體處、土壤處、監測處、執法局、省應急調查中心)

(二)全面推進排污許可提質增效

3.實施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制度。完善“企業自查、地市排查、省級抽查、責任倒查”質量控制體系,督促排污單位定期開展自查自糾,組織開展排污許可依證管理問題排查,推動問題整改到位,形成全流程閉環管理。鼓勵地方開展排污許可證質量審計式檢查。省廳對全省當年首次申請、重新申請排污許可證分別按不少于20%、10%的比例開展常態化抽查。(廳內分工:環評處、省環科規劃院、監測處、執法局)

4.開展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質量排查。督促排污單位按時提交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確保報告內容真實、完整。指導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填報生態環境統計與排污許可統一信息報表,組織完成年度執行報告排查工作。省廳對火電、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排查整改情況開展抽查,依法處理拒絕提交、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廳內分工:環評處、綜合處、監測處、執法局、省環科規劃院)

5.服務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依法依規將應急減排要求載入排污許可證。建立排污許可與污染源排放清單、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數據共享、動態關聯匹配和聯動管理機制。將入河排污口運行管理要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義務依法載入排污許可證。(廳內分工:環評處、大氣處、水處、土壤處)

(三)全面落實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

6.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銜接。深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聯動,將環評文件及批復中關于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排放量、排放方式及特殊監管要求納入排污許可證。加強與涉變動建設項目環評聯動管理,經判定不屬于重大變動的直接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在部分地區、部分行業探索實施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合一”審批。(廳內分工:環評處)

7.總量控制制度銜接。首次核發排污許可證的許可排放量應根據總量控制指標、環評文件及其批復的污染物排放量等依法合理確定。排污單位實施的減排工程措施及主要污染物削減量應在排污許可證中進行記載。將排污許可證作為排污權的確認憑證、排污交易的管理載體。探索建立閑置總量指標優化機制,科學確定許可排放量,并依法變更排污許可證。(廳內分工:環評處、氣候處、綜合處、大氣處、水處、固體處)

8.自行監測制度銜接。建立排污許可證為核心的自行監測監督管理機制,開展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幫扶指導,督促排污單位規范開展自行監測,強化自行監測質量控制和監督管理,推動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享監測信息。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深化自動監測數據分析應用。(廳內分工:監測處、省應急調查中心)

9.其他環境管理制度銜接。到2027年,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數據全面應用于生態環境統計,實現一個企業、一個口徑、一套數據,推動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數據成為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的重要依據。建立與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銜接機制,研究將伴生放射性環境影響依法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體系的實施路徑。(廳內分工:環評處、綜合處、固體處、輻射處)

(四)全面落實排污許可“一證式”監管

10.加強部門聯合監管。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載體的聯合監管、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機制,環境監測部門做好排污許可證申請材料中自行監測方案的合規性核查、自行監測執行情況核查及執法檢查的技術支持,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給排污許可審批、環境執法部門;環境執法部門將執法監管中發現的排污許可證問題及時反饋至排污許可審批部門;水、大氣、固體廢物、土壤、噪聲等環境要素管理部門將排污許可落實情況納入業務日常監管內容,發現問題及時告知排污許可審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部門;排污許可審批部門及時將排污許可日常管理發現的問題清單共享給環境監測、環境執法部門,根據其他部門反饋結果,督促排污單位依法變更或者重新申請排污許可證,按時提交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廳內分工:監測處、執法局、水處、大氣處、固體處、土壤處、綜合處、環評處)

11.嚴格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環境執法部門嚴格落實《關于加強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的指導意見》(環執法〔2022〕23號)要求,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主要依據的生態環境日常執法監督工作體系,統籌制定排污許可執法檢查年度計劃,開展排污許可清單式執法檢查,重點檢查排放口規范化建設、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量、污染防治設施運行和維護、無組織排放控制、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聯網運行等要求的落實情況,核實環境管理臺賬記錄、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自行監測數據、信息公開內容的真實性。開展固定污染源“雙隨機、一公開”日常監管,2027年底前實現持證排污單位執法檢查全覆蓋。鼓勵組織排污登記信息抽查,重點檢查降級登記問題、排放標準執行等內容。加大對無證排污、未按證排污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有關行政處罰信息記入信用記錄。定期曝光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廳內分工:執法局)

三、全面組織實施

12.加強組織保障。各地應壓實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加強人員和經費保障,建立穩定技術團隊,確保任務按時完成。規范排污許可技術服務機構管理,強化基層能力建設,開展排污許可法律法規培訓和技能競賽,推動排污許可工作高效有序開展。(廳內分工:環評處、科財處、省監測中心、省環科規劃院)

13.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積極選樹標桿,打造排污許可管理標桿地區、行業和企業。鼓勵各地立足產業特色與實踐經驗,探索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模式。完善常態化監督幫扶指導機制,推動排污單位建立基于排污許可證的環境管理制度。將排污許可管理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環境執法及環境宣傳等重要內容,推動排污許可制度全面落實。(廳內分工:環評處、督察處、綜合處、執法局、宣教處)

14.探索數智賦能。完善我省排污許可平臺建設,增強智能復核、統計分析、及時提醒等功能應用與服務能力。推動與其他相關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實時更新共享。鼓勵各地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排污許可數據價值,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支撐,推動排污許可效能有效發揮。(廳內分工:環評處、省環科規劃院)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