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浙江安吉梅溪鎮草蕩水庫一望無垠的水面上,13.6萬塊光伏板與成簇魚群相映成趣。據了解,截至目前,國家電投浙江公司安吉草蕩光伏電站投產8年來,已經累計發出3.7億千瓦時綠電,助力千畝魚塘每年產出60萬公斤淡水魚,帶動漁民增收400萬元。
一座電站折射發展理念,印證綠色蛻變。
記者從國家電投獲悉,該集團重組成立十年來(2015年5月,國家電投由原中國
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重組組建),深入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將清潔能源作為裝機增量主體,培育清潔能源產業高增長、高比例、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注入綠色動能。
8月15日是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也是“兩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
國家電投相關負責人表示,重組成立十年來,國家電投勇作“兩山”理念的堅定踐行者和引領者,始終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履行能源央企生態環保責任的重要使命擔當,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提交了一張亮眼成績單。目前,國家電投集團在參與綠色發展評價的中央企業中名列前茅,全面完成國資委下達的生態環保目標任務,為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來自國家電投的數據顯示:十年來,該集團清潔能源占比從2015年的38.47%,到2019年突破50%,如今已達到73.08%。年發電量由3808億千瓦時提升到7244億千瓦時,清潔電量占比由不足25%提升至58.32%。僅2024年就發出清潔電量3936億千瓦時,碳
減排效應相當于新造17個塞罕壩林場。
與此同時,國家電投核電裝機從成立之初的224萬千瓦壯大到1074萬千瓦,同時在
山東、廣東、
廣西等地有一批機組在建或得到核準。世界首批三代核電項目、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海陽核電一期工程于2019年1月建成,累計發出清潔電力超1328億千瓦時,是世界首個發電突破千億千瓦時的三代核電項目。
國家電投風電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風電裝機規模從998萬千瓦躍升至6253萬千瓦,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超1.4億噸。
江蘇、廣東、山東三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相繼建成,海上風電裝機達512萬千瓦,保持行業領先。
十年間,國家電投光伏裝機從485萬千瓦壯大至8673萬千瓦,打造了
青海共和、
內蒙古達拉特、
四川甘孜、
貴州威寧等一批大基地。
此外,國家電投有序推進流域梯級水電站的開發建設,在黃河上游,形成了由11座大中型水電站構成的、總裝機容量達1284萬千瓦的梯級水電大基地;在長江一級支流沅水流域,9座水電站以496.5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奏響碧波樂章。2025年7月14日,隨著四川劍科水電站全容量投產,國家電投集團水電裝機達到2679萬千瓦,滔滔江水將綠色電能注入千家萬戶。
在持續加大清潔能源供給的同時,國家電投各產業逐綠向智的步伐同樣鏗鏘有力。十年間完成火電機組“上大壓小”異地擴建超1200萬千瓦,超低排放改造超6700萬千瓦、
節能(供熱)改造超7900萬千瓦、靈活性改造超3400萬千瓦,供電煤耗每千瓦時下降14克。在礦山,內蒙古零碳礦山投入600余臺無人駕駛自卸車及換電重卡,與原有設備同比減少
碳排放約15%。
上述負責人表示,未來,國家電投將繼續以有力有效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新技術、新方案,將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