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和廈門大學中國能源
政策研究院舉辦了第14期“
電力低碳保供研討會”,主題為“綠電直連的系統發展與經濟性考量”。國家電投經研院戰情所所長裴善鵬等專家參會,圍繞綠電直連的成本公平分攤、電網穩定性與儲能經濟性如何協同、綠電直連項目的經濟性與風險、“以荷定源”約束下的源荷匹配等議題進行了研討。
關于綠電直連項目的電價定價,國家電投經研院戰情所所長裴善鵬提出了兩種定價方式,一種是全額繳納輸配電價、基金及附加等費用,另外一種是在調節資源豐富(如水電多)和新能源資源豐富(如西北)的地區借鑒自備電廠的做法。從項目經濟性的角度需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在風光資源豐富的地區開展綠電直連項目的經濟壓力較小,另外,柔性負荷的產業對于配儲的需求低,可以根據風光出力特性安排生產活動,有利于提升項目的整體經濟性。除了考慮點對點的大項目,東部地區很多出口外向型的中小企業對綠電有剛性需求,分別做綠電直連項目難度很大。針對這類
問題,地方在實踐中也在探索新的模式。
江蘇某園區自身配備了配電系統,把園區內每個企業的關口計量表上移到園區層面,園區作為用戶向供電公司購買綠電,再配電給園區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