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辦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發布會顯示,我國積極弘揚生態文明價值理念,推動全民自覺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凸顯,推動綠色低碳生產生活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綠色生活方式涵蓋多個方面。在能源消費方面,倡導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在
交通出行方面,鼓勵采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騎行等低碳方式,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在日常消費方面,提倡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減少浪費和過度消費;在居住環境方面,推廣綠色建筑和
節能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綠色低碳生活的豐富內涵,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的良性互動。
??近年來,我國在推動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以
北京為例,大力推廣新能源
公交車,不僅改善了空氣質量,還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另外,我國綠色金融體系也在不斷完善,2024年綠色貸款余額達到35.75萬億元,同比增長25.1%,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資金支持。綠色制造體系的初步成型,為工業領域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不過,公眾的綠色低碳意識仍有待提高,部分人群對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認識不深,主動參與的動力不足;綠色低碳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仍面臨成本較高、技術成熟度不夠等挑戰。因此,須從多個方面入手,采取有效舉措,加速推進綠色低碳生產生活。
??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社交媒體、社區宣傳欄等各種渠道,通過制作生動形象的公益廣告、舉辦環保知識講座、開展低碳生活主題宣傳活動等方式,向公眾普及綠色低碳理念,使人們深刻認識到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環保行為,比如節約用水用電、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都會對環境保護產生積極影響。通過開展環保志愿者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加大
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出臺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綠色信貸等優惠政策,降低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本。比如,對采用節能設備、可再生能源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對從事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鼓勵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低息貸款等,將有效激發企業和個人參與綠色低碳實踐的積極性。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的扶持力度,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的投入,提高技術的成熟度和經濟性。政府通過設立科技專項基金、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等方式,引導科研機構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同開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大對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完善相關法律
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和完善與綠色低碳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企業和個人的權利與義務,規范
市場秩序,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法律依據。建立綠色低碳產品的
認證體系,加強對綠色低碳產品標識的管理,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加強對綠色低碳生活相關標準的宣傳和推廣,提高公眾對標準的認知度和執行力,推動綠色低碳生活在全國范圍廣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