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掀起了全面綠色轉型的浪潮。“零碳園區”建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抓手之一,其
政策方向、建設進展,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7日,2025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平行活動數字智造與零碳園區融合發展交流活動于沈陽舉辦。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虎出席活動。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丁輝在主旨演講“數智賦能高質量推進零碳園區建設”時表示,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政策文件,積極推動園區綠色低碳轉型,綠色園區、零碳園區等新概念、新模式不斷出現,對于園區綠色低碳轉型的認識持續深化,也積累了大量低碳發展經驗和做法。零碳園區建設已成為當前工業界的“熱點”和“頂流”。
當前國內對綠色低碳的要求持續趨嚴,國際層面也呈現出多元動態。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主席特別顧問兼
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在主旨演講“可持續信息披露賦能零碳產業發展”中表示,企業是零碳園區建設的關鍵力量,通過可持續信息披露不僅能夠幫助識別氣候風險、把握綠色機遇,更有助于將環境責任轉化為核心競爭力。遵循ISSB等國際標準,可系統提升企業
碳管理能力,為園區整體零碳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中國
節能協會
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亞洲開發銀行原首席氣候變化專家呂學都在主旨演講“數智技術促進零碳園區發展展望”中表示,數智技術的應用是實現園區零碳建設的關鍵措施,建議重點抓好數智技術在三個方面的應用:一是利用數智技術促進園區能源低碳零碳化,包括“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二是利用工業仿真和機器學習促進產品設計、優化生產流程和工藝,提升工業生產效率;三是碳管理方面應用數字和智能化技術,降低碳計量成本、提升準確率。此外,數智技術還可以幫助園區實現
碳排放數據準確和高效監管,降低造假幾率,為推進低碳發展提供強有力手段。例如,利用碳管理平臺可及時提供產品、組織、區域的碳排放數據,對數據做交叉驗證和
認證,大幅度提升對碳排放和碳
減排的管控,并有助于更好地應對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影響。他還表示,應鼓勵中國企業以數智零碳園區整體性出海作為未來引領全球低碳零碳發展的主要形式。
在零碳園區建設的算電需求方面。軟通動力集團高級副總裁劉怡在主旨演講“算力驅動,電賦未來:構建算電一體新生態”時表示,算電協同通過數字技術打通“比特”(算力)與“瓦特”(
電力)之間的系統壁壘,實現數據、調度與規劃的雙向互動與深度融合。一方面,通過算力的智能調度,讓園區能源從“被動供應”轉向“主動適配”;另一方面,通過電力的綠色保障,讓算力從“高耗運行”轉向“低碳輸出”。在零碳園區場景中,算電協同是破解“綠電消納難、算力成本高”的關鍵,虛擬電廠則是算電協同的技術核心,算力和電力的深度融合將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向綠色數字的未來之門。
活動現場還針對零碳園區政策實施與地方實踐及金融支持零碳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開展了兩場圓桌
論壇,吸引各界專家交流探討。
數字智造與零碳園區融合發展交流活動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主辦,中國經濟信息社遼寧分公司、新華財經承辦。活動深度探討工業互聯網賦能零碳園區建設的關鍵路徑與協同機制,為推動綠色生產力培育和區域低碳轉型提供遼寧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