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我國農業生產面臨“旱澇并存、顯隱交織、鏈式衍生”的復合型災害風險。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2025年 ...
2025-5-19 10:01
-
巴西環境和氣候變化部長瑪麗娜?席爾瓦在華表示,將與中國在植被修復、紅樹林保護及可持續林產品貿易領域深化合作。兩國于 2023 年成立環境合作分委會,計劃在風能、生物質能等領域拓展合作模式。巴西承諾 2035 年減 ...
2025-5-19 09:52
-
德國有望遵守到 2030 年的有害溫室氣體排放預算。聯邦政府專家委員會如此表示。德國《氣候保護法》明確規定了 2020 至 2030 年間每年允許排放的溫室氣體上限,各年度排放量總和即構成排放預算。該專家委員會是由五人 ...
2025-5-19 09:09
-
今年春季,我國多地出現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科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在理解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環境問題方面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日前,全國25所頂尖高校的地理學相關學院院長齊聚天津,共同簽署發布《地 ...
2025-5-16 09:20
-
東北地區首個大氣成分國家野外站科普基地在黑龍江龍鳳山站啟動建設,設山下展廳、站史長廊、山頂觀測平臺,通過互動裝置展示大氣成分研究前沿及 “雙碳” 戰略支撐成果。作為我國首批大氣本底站,龍鳳山站 34 年累計 ...
2025-5-15 14:18
-
中國科學院團隊通過研究 1.4 億年前牡蠣化石生長紋,發現白堊紀早期地球雖處 “溫室期”,但南半球中緯度季節溫差達 10-15℃,存在周期性冰川。研究揭示溫室氣體增加可能加劇季節溫差與極端天氣,顛覆 “均勻升溫” ...
2025-5-15 14:17
-
大氣科學與氣候變化領域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培訓會在河北雄安召開,全國 7 個國家野外站及近 50 個試驗基地代表參會。會議圍繞農林氣象、大氣本底等觀測規范及數據匯交方案展開研討,實地考察固城站 ...
2025-5-15 14:16
-
北京大學等機構研究發現,厄爾尼諾通過暖濕氣候提升東南亞稻飛虱等害蟲越冬率,次年西南季風助其遷飛至中國南方,加劇水稻病蟲害。盡管我國現有防治體系抑制了損失率,但小農戶防御能力薄弱,且東南亞蟲源地監測缺失 ...
2025-5-15 14:14
-
日本財團與日本職業足球聯賽 60 家加盟俱樂部簽署可持續性合作協定,推出 “體育積極聯盟”(SPL)評價體系,涵蓋清潔能源應用、塑料削減等 12 個項目,計劃 2026 年 1 月起量化評估各俱樂部應對氣候變化舉措并排名 ...
2025-5-15 14:11
-
江西省撫州市氣象局依托農業氣候資源普查與氣候區劃試點成果,確認首批 37 家氣候友好型企業,涵蓋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生態養殖等領域,其中 AAA 級 2 家、AA 級 11 家、A 級 24 家。此次評審不僅是對企業綠色發 ...
2025-5-15 14:10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通過分析過去300萬年間地球不同暖期的氣候數據,結合未來增暖情景,揭示全球變暖背景下南亞夏季風演變規律。研究發現,南亞季風在暖期降水總量增加、區域分布改變,受大氣水汽增多 ...
2025-5-15 10: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巴西聯邦共和國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于20 ...
2025-5-14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