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擴張已敲響土地退化的“警鐘” 耕地擴張加劇水土流失
近日,“為亞馬遜祈禱”的話題在社交網站上迅速傳播,才讓已燃燒了3周的巴西亞馬遜雨林山火被公眾知曉。不僅如此,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表示,近8個月已檢測到7萬起火災,創近6年來最高紀錄。自8月15日以來,已發現9500起山火,目前已進入緊急狀態。據悉,當地山火在旱季頻發,其原因與氣候變化或有較大關系。在北美,因極端天氣引發的大規模山體滑坡和山洪爆發,每年造成超過2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是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此次報告中著重強調的議題。那么土地與氣候如何相互影響?賈根鎖對此做出了回答,“氣候變化與土地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影響非常復雜。例如,在不同的氣候帶,土地受到的影響就體現出差異性。在多數中低緯度地區,升溫可能會對作物生長較為不利。但在一些高緯度地區,升溫在作物的生長季會產生有利的影響,這都增加了
問題的復雜性。即便存在不確定性,毋庸置疑的是,氣候變化對土地系統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風險。因此,未來各國如何進行土地管理將越發重要,可持續土地管理將非常關鍵。”
參與報告的多位科學家指出,土地受到氣候變化威脅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土地用途變化帶來的壓力,造成多種形式的土地退化。
農業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在過去50年,需要灌溉的耕地面積增加了50%左右,使得很多地區淡水取水量增加,造成當地的氣候系統變化。“耕地擴張也加劇了水土流失,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美洲和東南亞地區。機械化農業系統的擴張是造成亞馬遜地區毀林的主要原因,這也對當地土壤環境造成嚴重壓力。” 賈根鎖說。
當前,農業用地約占全球陸表面積的38%,全球耕地面積仍在不斷增加。統計顯示,多數的耕地擴張是為了種植畜牧業飼料,以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肉類產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