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特魯攜新內閣亮相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日前帶領新內閣正式亮相,盡管加入了7名“新鮮血液”且十多名連任部長被替換,但“東重西輕”的格局難掩少數派政府堪憂的執政前景。大部分內閣成員來自東部地區,西部僅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入閣4人,草原三省(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只有1人入閣。
由于特魯多政府實施的碳稅
政策極大打壓了油氣生產活動,以油氣大省艾伯塔省為首的西部省份爆發了強烈不滿,“自治”的呼聲日漸高漲。據悉,特魯多新任期的工作重點將圍繞調和“內部矛盾”展開,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同時,進一步平衡西部地區在碳稅、氣候變化等多項能源議題上的分歧。
“求同存異”式新內閣執政方針
特魯多表示,盡管無法在每件事上達成統一,但是力求求同存異解決分歧。
加通社報道稱,加拿大新內閣成員不包括特魯多總共36人,其中因推行碳稅而飽受輿論壓力的原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Catherine McKenna被調任為基礎設施及社區建設部部長,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改由Jonathan Wilkinson出任,自然資源部長則花落Seamus O’Regan。
值得一提的是,前任外交大臣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最受器重,被任命為副總理兼政府間事務大臣,這是加聯邦政府2006年2月以來首次恢復副總理委任。方慧蘭未來將和各省政府直接打交道,并將著重處理西部資源大省對聯邦政府的碳稅政策的不滿。
分析認為,方慧蘭的外交技能將在內閣中發揮領導作用,同時還能幫忙斡旋聯邦與各省之間的爭議,比如與幾位公開反對碳稅計劃的省長深度交流,進一步助推多番推遲的跨山石油管道擴建項目等。
11月22日,安大略省省長Doug Ford前往渥太華,與特魯多進行會面,Doug Ford自去年夏季上臺后,在碳稅、環保等
問題上和特魯多政府分歧嚴重。雙方對于此番會面持積極態度,Doug Ford表示,團結對于經濟至關重要,為了吸引投資者并讓商界安心,“我們想讓世界知道我們是個大家庭”。
《多倫多太陽報》撰文稱,特魯多一直在與各省省長會面磋商,力求將加拿大當前“碎片化”的狀態拼湊起來。事實上,從氣候變化到移民問題,特魯多政府始終對異見者持“不友好”態度,這也是導致該國內部分歧持續惡化的主因之一。對特魯多而言,他帶領的規模更大、區域代表更多的新內閣,有必要在新任期內做好石油經濟和氣候變化之間的效益平衡。
西部資源省謀求“自治”
輿論認為,平息西部省份“怒火”是新內閣的當務之急。受英國脫歐(Brexit)啟發,“脫加”(Wexit)已經成為西部地區最熱詞匯,甚至已經發展出了脫加政黨,該黨派申請成為加拿大正式黨派之一,旨在領導西部省份獨立。
當前,“脫加活動”正在西部4省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以及曼尼托巴省持續蔓延。該運動由艾伯塔省石油工人發起,他們抗議特魯多政府對西部地區的漠視,呼吁西部所有省份獨立起來,甚至已經將獨立版圖劃好,并強調石油收入可以讓他們更自主自治。
市場研究顧問集團益普索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加拿大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分裂”考驗,尤其是艾伯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他們希望從加拿大分離出去的情緒創歷史新高。益普索高級副總裁Kyle Braid表示:“這兩個產油大省自認為在繁榮時期為國家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現在行業不景氣了,不僅被聯邦政府孤立,甚至被其他省和地區誤解。”
《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由于擔心更激進的氣候政策進一步打擊能源經濟,艾伯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的省長紛紛要求特魯多達成一項新協議,旨在賦予兩省更大政治自治權。有分析師指出,此舉可能顛覆渥太華與13個省之間的財政關系,同時對渥太華的聯邦職權造成沖擊。
卡爾加里大學政治學教授Barry Cooper表示:“如果沒有艾伯塔省提供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加拿大根本不會積累龐大的財富,甚至不可能為國民發放如此多的福利,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也都是艾伯塔省的直接受益者。”
油企接連“移師南下”
由于西部產油區經濟持續低迷,石油公司和油服商陸續踏上“南遷”之路,將總部和業務重心移向美國,這其中尤以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的“出走”最令加拿大聯邦政府和艾伯塔省省政府“寒心”。
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網報道稱,作為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大型能源公司,加拿大能源公司日前決定將總部從艾伯塔省的卡爾加里遷至美國,同時更名為“Ovintiv Inc.”。這是繼去年管道運營商橫加(TransCanada)更名為“TC Energy Corp.”之后,對加西部石油行業的又一大打擊。
加拿大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Doug Suttles表示,搬遷和更名是為了強化與投資者的聯系,吸引更多美國指數基金和投資帳戶,不會裁員也不會影響加拿大員工,同時不會改變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投資決策。
盡管Doug Suttles反復強調“加拿大的業務回報仍然和其他地區一樣強勁”,但業內普遍認為,該公司“移師南下”進一步折射出加石油產業陷入危機的現狀,鑒于石油是艾伯塔省的主要經濟支柱,這一“出走”無疑意味著該省正進入“全面警戒”狀態。
艾伯塔省能源部長Sonya Savage表示:“加拿大能源公司接連搬家的消息困擾著我,但可悲的是我并不感到驚訝,他們多年來一直努力轉向美國,這意味著我們的大環境并不好,同時說明聯邦政府甚至省政府仍然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
加拿大能源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搬遷”的公司。卡爾加里市長Naheed Nenshi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采訪時透露,卡爾加里市中心的辦公樓空置率多年來居高不下,約20%左右,雖然市政府設立了1億加元的基金來吸引公司入駐,但成效甚微。事實上,省政府推出的減稅等其他利好舉措始終未能阻止石油投資下降和開發活動疲軟的步伐。
11月中旬,鉆井商Citadel Drilling開始拆除在艾伯塔省省會埃德蒙頓南部的鉆井設備,為全面搬至美國德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東南部“收尾”。該公司首席執行官Dan Hoffarth表示,如果繼續留在加拿大,將無力生存,因為這里沒有足夠的條件支持運營。
分析師指出,越來越多的加拿大鉆井和油服商將目光投向美國德州,也有一小部分公司尋求在美其他州生存。2014年中油價暴跌前,加拿大重要產油區約有900座鉆機處于工作中,目前僅剩550座,且有一半已經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