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20多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應對氣候變
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加強公約的實施,2011年底至2015年,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通過艱難談判,最終于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達成了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約束力的《巴黎協定》,成為全球氣候治理新的里程碑。《巴黎協定》凝聚了國際社會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最大共識,豐富和發展了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基礎的國際氣候治理體系,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是近年來多邊主義重大成果中的“一顆璀璨明珠”。2016年11月,協定通過不到一年、開放簽署剛滿半年即滿足生效條款要求,《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美國是公約締約方,也是推動《巴黎協定》達成和生效的重要一方。2014年至2016年,中美三次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聲明的政治共識為《巴黎協定》的達成和生效奠定了重要基礎。《巴黎協定》達成后,時任總統奧巴馬批準美國加入《巴黎協定》。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前夕,中美元首于9月3日共同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巴黎協定》批準文書,為《巴黎協定》的快速生效注入了動力。
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顛覆逆轉了奧巴馬政府時期氣候與環境友好型
政策,開環境“倒車”,美應對氣候變化立場出現重大倒退。上臺前,特朗普就多次發表質疑氣候科學言論,稱全球變暖是騙局,頻頻營造氣候變化懷疑論的政治氛圍,公然挑戰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特朗普政府持續放松化石能源行業發展相關環境約束,這些約束涉及空氣污染、油氣勘探與開采、動植物及生態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等諸多領域。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政府簽署“促進能源獨立和經濟增長”行政命令,提出為促進美能源自主獨立、推動經濟和就業增長,應全面評估、調整和廢止美行政部門氣候變化政策舉措。根據《紐約時報》2020年7月的一項統計,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直接或以其他方式撤銷了近70項重大環境政策,另外還有30多項處于撤銷進行中。特朗普政府視《巴黎協定》為“眼中釘、肉中刺”,屢次指責《巴黎協定》使美商界處于不利地位,揚言退約,堅決拔刺。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退出《巴黎協定》,停止實施其“國家自主貢獻”,停止對綠色氣候基金捐資等出資義務。2017年8月4日,美國國務院聲明稱,美國已于當日向聯合國提交退出《巴黎協定》的意向性通知,表示美將在符合條件的第一時間向聯合國秘書長發出書面退約通知,除非出現有利于美重新參加協定的適合情形。聲明還試圖重開《巴黎協定》談判,稱如若特朗普總統能夠看到對美國及美國企業、工人、民眾、納稅人更加有利的條款,美對重新參加《巴黎協定》仍持開放態度。
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聲明稱,美已通知聯合國,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蓬還在聲明中強調,美退約系因《巴黎協定》對美造成不公平的經濟負擔。按照《巴黎協定》退約條款規定,美將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特朗普政府悍然退出《巴黎協定》,是其奉行的“美國優先”、單邊主義在氣候變化領域的集中表現,充分顯示出其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的輕蔑態度,嚴重破壞全球氣候治理與國際氣候合作。
一是削弱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努力。美國是全球歷史第一排放大國,當前第二排放大國,目前全球排放占比約為15%。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指出,美是全球累積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其1751年至2010年間能源和工業部門排放占全球27.9%。美人均
碳排放也居高不下,2017年人均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14.6噸,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美國的
減排表現是影響全球氣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美既不批準《京都議定書》,又退出《巴黎協定》,否認自身約束性量化減排義務,徹底游離于全球減排體系和安排之外,嚴重阻礙了全球減排、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相關進程。
二是加大全球氣候治理領導力赤字。作為發達國家和全球排放大國,美國一直是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參與方,曾為《巴黎協定》達成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其履約態度對發達國家具有重要導向和示范意義。美退出《巴黎協定》,將自身的減排責任推卸給其他國家,在《巴黎協定》履約
問題上帶了壞頭,重創《巴黎協定》進程,為其后續實施及全球溫控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可預估的負面影響。
三是為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帶來復雜因素。美雖反復聲言退約并啟動退約手續,但“將退未退”“形退實不退”的狀態持續了相當長時間。這期間,持續攪局《巴黎協定》后續問題談判,繼續對《巴黎協定》下規則體系的建構施加負面影響。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會議(COP24)期間,美無視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趨勢,舉辦化石能源技術推介邊會,引發各方反感和非政府組織激烈抵制。在2017年以來的三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美因談判立場消極,多次被非政府組織投票授予帶有批評性質的“化石獎”,且是“獲獎”最多的國家,上榜次數占比1/5。
美退出《巴黎協定》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紛紛表態,對特朗普政府退約決定表示遺憾和失望。 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歐盟以及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均在特朗普政府宣布退約后第一時間通過發言人表態、發表聲明、領導人致電等不同形式對美此舉表示遺憾。
針對美方宣稱愿重新談判美加入協定條件等說法,各方均強調,《巴黎協定》已獲得廣泛支持,不可重開談判。與美悍然退約行徑截然相反,國際社會皆重申切實履行《巴黎協定》、加強全球氣候治理的堅定意愿。歐盟表示將加強與其他盟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盡快落實《巴黎協定》以及氣候融資目標,努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和受氣候變化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以實現減緩和適應相關目標。英國、墨西哥、澳大利亞、韓國等亦重申對《巴黎協定》的支持和承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表示,相信世界各國及商界將繼續展示卓越的遠見和領導力,致力于低碳和韌性經濟增長。同時,美國內也發起了“我們堅持《巴黎協定》”運動,反對美退約呼聲持續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