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規模應用后,風險不容忽視
研究能源安全
問題,主要針對影響能源供應的充足性可靠性、價格可承受性及穩定性因素進行風險概率分析和提出預警及防范的措施等。這里所指的風險,應當是指風險一旦發生,可能會對經濟、社會、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產生的極為嚴重破壞。
以往的能源安全風險,一方面體現在自然災害、國際金融危機、地緣政治、國際政治經濟形、國內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影響上,尤其是對于對外依存度較高的石油和天然氣能源這種風險更為敏感和重要;
另一方面,主要來自于技術風險,尤其是
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風險,包括電源與電網不協調,電網不夠堅強,以及來自于生產運行操作等技術層面。
由于我國政府、行業、企業對煤炭、石油、燃氣、電力等能源供應中安全風險防范和能源價格波動的安全風險防范高度重視,有系統性應對措施,總體效果卓著,使得我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系統沒有出現大的能源電力安全問題。
在“30-60目標”下,由于可再生能源將大規模、大比例進入能源電力系統,使得能源安全問題的性質在發生著新的重大變化。
新能源大規模應用后,就全國而言能源自主供給比例加大,可以逐步減輕由能源對外依存度大帶來的各種風險;就局部而言,也會降低一些地區在傳統能源配置方式下能源借給不足的風險。
但是,一種風險卻驟然加大。
這種風險主要由兩類情況構成,第一類情況是大概率事件造成的風險,即“灰犀?!笔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不穩定性、隨機性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造成的影響。
在小范圍、低比重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中,日周期和季節性高峰時段的影響原則上不能稱為能源電力安全風險。但隨著大比例再生能源的發展,電力系統難以滿足安全穩定要求,發生大面積電力系統崩潰風險的概率增大,使短周期的風險疊加釀成能源安全大風險。
第二類情況是由小概率自然現象引起的能源安全大風險,即“黑天鵝”事件。如大面積、持續性長時間的陰天、雨天、靜風天對光伏、風電為主體的電力系統造成重大電力斷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