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碳達峰、碳中和的經濟學解讀

2021-6-22 12:55 來源: 光明日報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


  主持人:碳達峰、碳中和是當今社會的熱詞,是國家未來幾十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周圍很多青年人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請老師們介紹一下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二者是什么關系?

  王克: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達峰之后進入逐步下降階段。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具體講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二氧化碳的去除量相互抵消。實現碳中和,不僅要求各部門的碳排放水平下降,還要采取植樹造林、負碳排放技術和碳補償等措施抵消碳排放。

  張志強:碳達峰是碳中和的前置條件,只有實現碳達峰,才能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時間和峰值水平直接影響碳中和實現的時間和難度:達峰時間越早,實現碳中和的壓力越小;峰值越高,實現碳中和所要求的技術進步和發展模式轉變的速度就越快、難度就越大。

  碳達峰是手段,碳中和是最終目的。碳達峰時間與峰值水平應在碳中和愿景約束下確定。峰值水平越低,減排成本和減排難度就越低;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越長,減排壓力就會越小。

  王珂英:從各國碳達峰路徑看,碳達峰后會經歷一個平臺期,之后隨著技術進步,碳捕集技術和負排放技術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碳排放水平會持續下降,進入良性循環,并最終實現碳中和。從歷史排放看,發達國家制造了更多的排放總量,但他們大多在20世紀后半期或21世紀初就實現了碳達峰。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承諾用全球最短的時間——30年,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高的碳強度降幅,這個任務非常艱巨。這意味著我國從碳達峰到實現凈零排放,幾乎沒有緩沖期。為此,首先要在碳達峰之前的時間窗口,積極采取碳減排行動,盡力降低峰值;其次是要加快發展方式轉型以盡早達峰,一些條件成熟的省份、城市和行業可以率先達峰,為順利實現碳中和爭取戰略主動。

  主持人:我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為什么要作出這一承諾?換句話說,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是什么?目前,國際上有哪些國家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

  王克:從國際來看,2016年全球178個締約方共同簽署《巴黎協定》,成為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后,人類歷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里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本,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巴黎協定》提請所有締約方在2020年前提交21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MCS),以推動全球盡早實現深度減排。我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高度契合《巴黎協定》要求,是全球實現1.5度溫控目標的關鍵,展示了我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體現了我國推動完善全球氣候治理的決心,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貢獻。

  從國內來看,我國以往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造成了資源能源過快消耗和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迫切需要轉型到依靠知識、技術、治理提高效率、支撐增長的發展階段。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盡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是符合自身發展利益的,更可形成國內低碳行動與全球氣候治理的良性互動。

  王珂英:當前我國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國際環境日趨復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是我國主動作出的戰略決策,可借此推動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形成新的發展方式。在全球經濟社會能源變革的大趨勢下,有助于倒逼中國加快發展方式轉型,加快構建起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

  張志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積極參與到碳中和等氣候變化強化行動中。比如,2017年有29個國家簽署《碳中和聯盟聲明》,承諾在21世紀中葉實現零碳排放;2019年9月的聯合國峰會上,66個國家承諾實現碳中和目標,并組成氣候雄心聯盟;2020年5月,全球449個城市參與了由聯合國氣候專家提出的零碳競賽;截至2021年1月,已有127個國家承諾在21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目前,不丹、蘇里南等國家已實現碳中和目標,英國、瑞典、法國、新西蘭等國已將碳中和寫入法律。截至2020年11月,已有19個國家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交長期低排放發展戰略(LTS),其中有11個國家的LTS包含碳中和目標,承諾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達全球的50%。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