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有待進一步探索
“此前,國內試點碳
市場以現貨交易為主,
碳金融衍生品開發較少,還未形成真正的碳金融市場。”興業研究首席綠色金融分析師錢立華表示,隨著全國
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商業銀行以碳
減排指標、
碳配額為標的,可相繼開展一系列碳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探索。
錢立華總結道,從商業銀行提供的碳金融產品與服務分為:以開戶、結算、存管等業務為主的碳金融基礎服務;以碳抵押/質押貸款、碳債券、碳資產回購等為主的碳融資服務;碳托管、碳金融理財或咨詢為主的
碳資產管理服務等。
從當前實踐看,商業銀行參與碳金融市場進行較多嘗試的是提供碳資產抵押或質押融資。目前,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等推出了
碳排放權抵押貸款、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質押貸款等產品。
錢立華認為,商業銀行作為
第三方機構,未來可拓展碳信托、碳托管、碳拆借、碳理財、碳咨詢等碳資產管理服務。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推動碳金融發展還存在一些挑戰。錢立華說,目前碳交易市場規模和成熟度有限,
碳市場關鍵要素尚不完善,碳金融
政策激勵措施還有不足。同時,商業銀行碳金融業務相關人才儲備也比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