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 倒逼經濟綠色轉型

2021-7-19 14:59 來源: 新華財經 |作者: 郭楨

為何選擇發電行業作為突破口?


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市場建設是落實這一戰略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我國的碳市場建設始于2011年。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截至2021年6月,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7個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

2020年以來,全國碳市場建設開始逐步落地。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成為全國碳市場的綱領性文件。關于全國碳市場的交易主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屬于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年度溫室企業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企業將列入溫室企業重點排放單位,這是全國碳市場最主要的交易主體。此外,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也可參與交易,未來全國碳市場的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

發展改革委原計劃將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大高耗能行業都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最終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碳市場建設方案,確定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在市場運行初期,只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

選擇以發電行業作為全國碳市場的突破口,主要原因是從試點經驗看,發電企業早已是各地試點碳市場中的重點參與對象。隨著參與程度的加深,盡快形成全國統一碳市場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成為電力企業的集中呼聲。電行業行業數據基礎較好,產品主要為熱、電兩類,相對比較單一,數據計量設備比較完備,管理較為規范,便于進行數據的核查核實,配額分配也較簡便易行。排放數據的準確、有效獲取是開展碳市場交易的前提。生態環境部今年以來接連發布多份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活動,為啟動全國碳市場做好了制度保障。

另外,發電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大,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2225家發電企業幾乎涵蓋了我國全部火力發電企業。其納入全國碳市場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3以上。僅此一個行業在交易正式啟動后,其規模都可遠超世界上正在運行的任何一個碳市場,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因此,首先把發電行業作為首批啟動行業,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