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易碳家:碳稅與碳交易優劣對比

2014-10-4 14:28 來源: 易碳家期刊

       從政策效果來講,碳稅和碳交易各有優勢。碳交易是一種激勵手段,管理當局設定一個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后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發放給各企業,由于不同企業的二氧化碳減排成本各異,因而可以通過交易獲得成本效率——減排成本相對較低的設施超量完成目標,然后把多出來的配額出售賺取利潤,而減排成本相對較高的廠商通過交易購買配額也可以降低自行達標的成本,最終結果是實現了整體減排成本的最小化。碳交易系統可以形成市場化的碳價格,這樣企業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技術革新,提高能效或者是購買碳排放額度。

       由此,碳交易制度有兩點優勢。其一,碳交易制度是逆經濟周期的,可以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經濟蕭條時期碳排放少,市場上的二氧化碳需求減少,價格下降,需要購買碳排放量的企業減輕經濟負擔。反之,在經濟高漲時期,對企業碳排放產生抑制效應。其二,減少政府干預。碳稅的制定設計中有很多政治博弈,政策的制定、通過和實施經過時間較長,使得效率下降。而碳交易體系相對來講受到政府的干預較小,一旦配額分配完畢,政府對于碳交易市場幾乎是不干預的。

       與碳交易中靈活的碳價不同,碳稅是對二氧化碳賦予一個價格,這個價格具有剛性。實際上,碳稅最大的問題即在于,很難確定最合理的稅率,稅率太低不會帶來實質性減排,稅率太高會對整個實體經濟造成影響。

       但是相對于碳交易制度,碳稅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覆蓋范圍廣泛;第二,不需要額外建立監督管理機制;第三,價格穩定,從而使得企業能夠更好作出如何減少排放的決策;第四,更容易適應排放絕對增長的國家。

       通常認為,碳交易制度在固定的大型排放設施的排放控制上更為適宜,而碳稅在小型、分散的排放設施上更加適用。而更重要的是,基于碳交易制度發展形成的碳金融市場,可能帶給節能減排一個巨大的市場激勵價值,碳可以發展成類貨幣的職能,這點是碳稅遠不能及的。從制度層面來看,碳交易可以作為根本性的低碳制度安排。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中國節能減排的成敗而言,碳交易制度會占據更高的戰略地位。

       由于我國主要的碳稅研究專家主張將碳稅的征收放在生產環節,一切涉及化石能源生產和使用的排放都可以征收碳稅。這樣容易導致一個結果,即碳稅和碳交易兩種制度的覆蓋范圍有高度重疊的可能性。
  碳交易 碳稅
減排效果 明顯 不確定
碳交易是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進行的,只要碳交易市場有效運行,總量控制的目標就能實現,減排效果明顯 碳稅是通過稅率調整價格,進而影響企業的生產行為,如果稅率設計合理,同樣可以達到明顯的減排效果。但由于設計稅率預期價格彈性時,信息收集相當困難,從而使減排效果具有不確定性
靈活性 更高 較低
企業可以自身的減排成本和碳配額價格的高低來決定是自行減排并出售配額,還是購買配額以履行減排義務,對企業來說,具有高度的靈活性。但碳價的波動將為企業投資決策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稅率一旦確定,短期不宜改變,企業不論自身減排成本多高,都必須按照稅率繳納碳稅,靈活性較差,但定稅率為企業制定投資決策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信號。
成本效益 成本較低 成本較高
企業可以選擇自行減排或購買配額,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減排技術,從而降低減排成本。從全社會來看,所有企業總的減排成本較低。運作原理是:減排成本低于配額價格的企業實施減排,并且將配額出售給減排成本較高的企業;而減排成本高的企業則向減排成本低的企業購買碳配額。 企業選擇空間較小,不同減排成本企業面臨同樣的價格,導致不均衡的減努力。具有較大減排潛力或者減排成本較低的企業沒有動力加大減排;自身減排成本較高的企業,不得不進行過多的減排努力。從全社會來看,所有企業總的減排成本較高,因為不能鼓勵全社會中減排成本最低或者減排潛力最大的企業率先減排,同時加大了高成本企業的減排義務。如果在競爭中可行,企業將把二氧化碳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實施成本 較高 較低
需要建設全新的基礎設施,包括交易平臺、清算結算制度以及相關的市場監管體系,實施成本較高 實施相對簡單,只相對于在已有的稅收體系中新設一個稅種,所有相關的活動都可以依托現有的體系來開展,所涉及的額外成本相對較低。
政治可行性 更可行 較差
產業界對碳交易的接受程度更高,一方面企業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應對,另一方面,企業有通過出售多余配額獲利的可能性。 在西方政治體系下,征稅是一個敏感詞匯,容易招致選民的反對,在議會難以通過。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